(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题:应他人之请而题诗。
- 方尔止: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戊申年:干支纪年,此处指特定的年份。
- 孝陵:明朝皇帝的陵墓,此处特指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
- 书王:指书写历史的人,或指史官。
- 拜手:古代的一种礼节,双手合掌高举,表示敬意。
- 玉衣:指皇帝的衣冠,也指皇帝的遗物。
翻译
这首诗是应方尔止之请而题写的,记述了在戊申年正月初四日恭敬地参拜孝陵时的感怀。诗中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皇帝的怀念。
诗中说,虽然历史的长河中有春秋记载,但书写历史的人并不敢轻易传述。在正月的悲伤中,泪水再次洒落在戊申年。白发苍苍的宫使陪同,青山依旧,仿佛拂过御前的筵席。虽然皇帝的威严和灵性只能空想,但在玉衣前,我仍恭敬地拜手致敬。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孝陵的参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帝的怀念。诗中“白发陪宫使,青山拂御筵”一句,以青山不变来对比人事的变迁,增强了历史的沧桑感。结尾的“拜手玉衣前”则体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继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