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观潮

千里江潮势,奔腾禹穴前。 蛟龙争水国,雷雨战空天。 长剑中流拔,孤帆落日悬。 谁言天堑险,飞渡有苻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禹穴:指禹陵,即大禹的陵墓,位于今浙江绍兴。
  • 水国:指水域广阔的地方,这里特指钱塘江。
  • 天堑:天然的壕沟,比喻难以逾越的障碍,这里指钱塘江。
  • 苻坚:东晋时期前秦的皇帝,曾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但最终在淝水之战中大败。

翻译

千里江潮汹涌澎湃,奔腾至禹陵之前。 蛟龙在广阔的水域中争斗,雷雨在空中激战。 长剑在江中拔出,孤帆在落日下悬挂。 谁说天堑险阻不可逾越,苻坚便能飞渡而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通过“蛟龙争水国,雷雨战空天”等意象,生动展现了江潮的汹涌与自然界的磅礴力量。诗中“长剑中流拔,孤帆落日悬”则巧妙地融入了人文元素,增添了诗意与画意。结尾借用历史人物苻坚的典故,表达了即使面对天堑般的困难,也有勇者能够飞渡的豪情壮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