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分省席上二首

· 王逢
兵戈时事改,贫贱道心同。 泥饮悲长夜,高歌忆《大风》。 龙衔剑花白,凤绕烛莲红。 犹得斯须间,宾僚语即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兵戈:指战争。
  • 道心:指对道德和真理的追求。
  • 泥饮:指在泥泞中饮酒,形容境遇艰难。
  • 高歌:大声歌唱,表达豪情。
  • 大风:指《大风歌》,汉高祖刘邦所作,表达其统一天下的豪情。
  • 龙衔剑花白:形容剑柄上的装饰如龙衔花,剑身洁白。
  • 凤绕烛莲红:形容烛光下莲花如凤凰环绕,色彩艳丽。
  • 斯须:片刻,一会儿。
  • 宾僚:宾客和同僚。
  • 即戎:指从军或参与军事活动。

翻译

在战乱的时代,时事变迁,尽管贫穷,我们对道德真理的追求是相同的。在泥泞中饮酒,悲叹漫长的夜晚,大声歌唱,回忆起《大风歌》中的豪情。剑柄上的装饰如龙衔花,洁白无瑕,烛光下的莲花如凤凰环绕,色彩艳丽。在这短暂的片刻,宾客和同僚们谈论着即将参与的军事活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人们的境遇和情感。诗中,“兵戈时事改,贫贱道心同”表达了尽管时代动荡,生活困苦,但人们对于道德和真理的追求不变。后文通过“泥饮”、“高歌”等生动场景,展现了人们在艰难中依然保持的豪情壮志。诗的结尾,以“龙衔剑花白,凤绕烛莲红”的华丽意象,象征着即使在战乱中,人们依然追求美好和希望,而“宾僚语即戎”则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对人性的坚定信念。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