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敦睦(dūn mù):和睦,亲厚。
- 分封: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赐给诸侯,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
- 成王:指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因年幼由周公旦辅政。
- 剪桐:周成王曾与弟叔虞戏,剪桐叶为珪,封叔虞于唐,后世用以比喻分封。
- 阿衡:商朝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 萧相:指萧何,西汉开国功臣,曾辅佐刘邦建立汉朝,任丞相。
- 关中:古代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省一带。
- 绿野:指边远地区的田野。
- 人烟:指人家,居民。
- 永日:整天。
- 黄堂:古代太守衙中的正堂。
- 狱讼:诉讼案件。
- 巨手:比喻大才。
- 偏福地:指偏安一隅的福地。
- 调鼎:比喻治理国家。
- 赞元功:赞,辅助;元功,大功。
翻译
在圣明的朝代,重视和睦与分封,不像成王那样戏言剪桐叶分封。 最终以阿衡的身份担负起治理天下的重任,暂时留下像萧何那样的贤相镇守关中。 边远的绿野之地,人烟相连,整日里太守的正堂上诉讼案件空无。 大才不应偏安一隅,应当回归治理国家,辅助完成大功。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完颜公的治国才能和忠诚。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贤相如萧何,强调了完颜公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诗人表达了对完颜公不应偏安一隅,而应回归中央,辅助国家完成大功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完颜公的崇高敬意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