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恢长老

· 王冕
眼底纷纷涸辙鱼,道人遇地即安居。 瓦盂香软雕胡饭,松几晴翻贝叶书。 老到世情深脱略,年来生计亦萧疏。 相逢休论当时事,我亦西郊结草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涸辙鱼: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涸辙(hé zhé),干涸的车辙,比喻困境。
  • 道人:这里指修行的人,即诗中的“恢长老”。
  • 安居:安定居住,指在任何地方都能安心生活。
  • 瓦盂:瓦制的碗,古代常用作食器。
  • 雕胡饭:一种用雕胡米(即菰米)做的饭,古代认为是一种美食。
  • 松几:松木制的小桌子。
  • 晴翻:晴天翻阅。
  • 贝叶书:指佛经,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
  • 老到:成熟老练。
  • 世情:世间的人情世故。
  • 脱略:超脱,不受拘束。
  • 生计:生活的方式或手段。
  • 萧疏:稀疏,这里指生活简朴。
  • 结草庐:建造简陋的草屋,指隐居生活。

翻译

眼前尽是纷纷扰扰、陷入困境的人们,而道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安心居住。他用瓦盂盛着香气扑鼻的雕胡饭,松木小桌上晴天翻阅着佛经。他老练地超脱了世间的人情世故,近年来生活也变得简朴。与道人相遇,我们不再谈论过去的事情,因为我也选择在西郊结草庐,过上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恢长老”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涸辙鱼”与“安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道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后文通过对简朴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情的深刻洞察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隐居愿望,与道人的生活态度相呼应,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

王冕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