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德平归越

平湖如镜静秋波,禹穴西风卷碧萝。 狂客有船都载酒,道人无字不笼鹅。 床头旧笏青云近,窗下残编白雪多。 燕市尘深拂衣去,海门何处问渔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禹穴:指会稽(今浙江绍兴)的禹陵,相传禹南巡时死于会稽,葬于禹陵。
  • 碧萝:绿色的藤萝。
  • 狂客:指唐代诗人贺知章,因其自号“四明狂客”,此处借指袁德平。
  • :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记事板。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残编:指未完成的著作或残缺不全的书籍。
  • 白雪:指高雅的文学作品,如《白雪歌》。
  • 燕市:指燕京(今北京)。
  • 拂衣:形容决然离去的样子。
  • 海门:指海边,也可指浙江的海门镇。

翻译

平湖如镜,静静映照着秋日的波光,禹陵的西风卷起了碧绿的藤萝。 你这位狂放的客人,船上总是载满了美酒,而你这位道人,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笼中的鹅,自由而优雅。 床头放着旧日的笏板,似乎还带着青云直上的气息,窗下堆放着残缺的书籍,其中不乏高雅的《白雪》之作。 在燕京的尘世中,你决然拂袖而去,去往海门,不知何处可以寻得那问渔蓑的宁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袁德平归越的情景,通过“平湖如镜”、“禹穴西风”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氛围。诗中“狂客有船都载酒”与“道人无字不笼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袁德平的放达不羁,又暗示其文采飞扬。后两句则通过“床头旧笏”与“窗下残编”的对比,表达了袁德平对官场的不屑与对文学的热爱。结尾的“燕市尘深拂衣去,海门何处问渔蓑”则深刻表达了袁德平远离尘嚣,向往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决心。

王士熙

元东平人,字继学。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 1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