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婆罗门引春雪后看山
太行晴霁,孤墉高处揖清寒。云闲万髻千鬟。底事春风面目,一变玉巑岏。淡夕阳平远,野鸟飞还。
青云莫攀。吾高兴、在东山。偃蹇孤松丘壑,不碍春悭。背阴桃李,正藉得、春光亦强颜。长剑铗、且莫轻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行:山脉名,位于今河北、山西一带。
- 晴霁:天气晴朗。
- 孤墉:孤立的城墙。
- 揖:作揖,这里指面对。
- 清寒:清冷的寒气。
- 云闲:云朵悠闲地飘动。
- 万髻千鬟:形容山峰众多,形态各异。
- 底事:何事,为何。
- 春风面目:春风的姿态。
- 玉巑岏:形容山峰如玉般洁白尖锐。
- 平远:平坦而遥远。
- 野鸟飞还:野鸟飞回。
- 青云:比喻高远的志向或地位。
- 东山:山名,也常用来比喻隐居之地。
- 偃蹇:形容山势高耸,不易攀登。
- 孤松丘壑:孤立的松树在山谷中。
- 不碍:不影响。
- 春悭:春天的吝啬,指春天来得晚或不明显。
- 背阴桃李:背阴处的桃树和李树。
- 强颜:勉强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 长剑铗:长剑的鞘。
- 莫轻弹:不要轻易弹剑。
翻译
太行山脉在晴朗后显得格外清晰,我站在高高的城墙上,面对着清冷的寒气。云朵悠闲地飘动,山峰众多,形态各异。为何春风的姿态,一变而为如玉般洁白尖锐的山峰。淡淡的夕阳下,平坦而遥远的景色,野鸟飞回。
我不追求高远的志向,我的兴致在于东山。山势高耸,不易攀登,孤立的松树在山谷中,不影响春天的到来。背阴处的桃树和李树,正勉强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迎接春天的到来。长剑的鞘,且不要轻易弹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雪后太行山的景色,通过对比春风与雪后山峰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吾高兴、在东山”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隐逸情怀。同时,通过对背阴桃李的描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虽晚,但依然充满生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诗人王恽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