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 王恽
浓绿涨千林,征鞍东去。十日祁阳为君住。几回清唱,飞尽海棠红雨。人生当适意、何良苦。 簿领公堂,风沙长路。赢得佳人怨迟暮。沙头酒尽,犹惜玉鞭轻举。一声声不断、歌金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征鞍:指旅行者所骑的马。
  • 祁阳:地名,今属湖南省。
  • 清唱:指清脆悦耳的歌声。
  • 海棠红雨:比喻落花,这里形容歌声如落花般美丽而短暂。
  • 适意:指心情舒畅,满足。
  • 簿领公堂:指官府的文书和办公场所。
  • 风沙长路:形容旅途的艰辛和漫长。
  • 迟暮:指晚年或日暮时分,这里比喻时光流逝,人生将老。
  • 沙头酒尽:指在沙地上的酒宴结束。
  • 玉鞭轻举:形容轻轻挥动马鞭,准备启程。
  • 金缕:指金线,这里指美妙的歌声。

翻译

浓密的绿意充盈了千林,我骑着马向东远行。在祁阳停留了十日,只为与你相聚。多少次清脆的歌声响起,如同海棠花瓣随风飘落。人生应当追求心灵的满足,何必自寻烦恼。

在官府的文书和办公场所忙碌,面对风沙漫漫的漫长旅途。只赢得佳人对我晚年的怨言。沙地上的酒宴已尽,我仍珍惜地轻轻挥动马鞭。美妙的歌声不断,如同金线般缠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离别与相聚,以及对人生适意的向往。通过“浓绿涨千林”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词中“清唱”、“海棠红雨”等意象,巧妙地表达了歌声的美丽与短暂。结尾的“金缕”歌声,则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留恋。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文人王恽对人生况味的深刻感悟。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