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为大丞相史公寿

· 王恽
柱石中朝,还不减、汾阳劝考。人尽道、今年相府,南衙春早。肘后不知金印大,书中渐觉群众疑少。问南枝、消息几多春,调羹了。 宝窦暖,香云袅。晴云霁,西山晓。见一星朝出,五云萦绕。汉日舒长铃阁静,雅歌声入江淮渺愿神尖、长对寿眉青,应难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柱石:比喻担当重任的人。
  • 汾阳: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因其封号为汾阳郡王,故称。
  • 劝考:鼓励和考察。
  • 南衙:古代官署名,这里指相府。
  • 肘后:比喻身边或近处。
  • 金印:指高官的印章,象征权力。
  • 调羹:比喻治理国家。
  • 宝窦:指珍贵的玉器。
  • 香云袅:形容香气缭绕。
  • 晴云霁:晴朗的天空。
  • 五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铃阁:指官署。
  • 江淮渺:指江淮地区的遥远。
  • 神尖:指神态或表情。
  • 寿眉青:形容长寿,眉发青黑。

翻译

您这位中朝的柱石,依然不减当年汾阳郡王郭子仪的风采。人们都说,今年的相府,春意盎然,早早地迎来了南衙的气息。您身边的金印虽大,但您在书中渐渐让众人感到疑惑减少。请问南枝的春消息,几多春光,已经调羹治理国家了。

宝窦暖和,香云缭绕。晴朗的天空,西山清晰可见。看到一星早晨升起,五彩祥云环绕。汉日漫长,铃阁静谧,雅歌声传入遥远的江淮。愿您的神态,永远对着青青的寿眉,应该难以老去。

赏析

这首作品以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丞相的威严与智慧,以及其治理国家的才能。通过比喻和象征,如“柱石”、“汾阳”、“金印”等,展现了丞相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诗中“南枝”、“调羹”等词语,巧妙地表达了丞相对国家的精心治理。结尾的祝愿,寄托了对丞相长寿和永远保持青春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丞相的深深敬仰和美好祝愿。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