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寿殿玉方池砚

· 王恽
玉斲坤形霮四溟,丹书犹认寿宫名。 纷纷落墨腾蛟雾,淅淅秋风拉瑟声。 神物不知昆火烈,碧丝今对玉堂卿。 眼中多少兴亡事,白发孤臣最怆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斲(yù zhuó):用玉石雕琢。
  • 坤形:指大地之形,这里比喻砚台的形状。
  • (dàn):形容云雾浓重。
  • 四溟:四方的大海,这里指砚台的四周。
  • 丹书:用朱砂书写的文字,这里指砚台上的铭文。
  • 寿宫:古代祭祀神灵的宫殿,这里指砚台的尊贵。
  • 落墨:指书写时墨水落下。
  • 腾蛟雾:比喻墨迹如蛟龙腾云驾雾。
  • 淅淅秋风:形容秋风的声音。
  • 拉瑟声:指琴瑟的声音,这里比喻书写的声音。
  • 昆火烈:指古代的昆仑山之火,比喻历史的变迁。
  • 碧丝:指砚台上的青丝纹理。
  • 玉堂卿:指朝廷中的高官。
  • 孤臣:孤独无助的臣子。
  • 怆情:悲伤的情感。

翻译

玉石雕琢成大地之形,四周云雾缭绕,砚台上还留有朱砂书写的“寿宫”二字。墨水纷纷落下,如同蛟龙腾云驾雾,秋风淅淅,仿佛琴瑟之声。这神物虽不知历史变迁,如昆仑山之火般炽烈,但今朝碧丝纹理的砚台正对玉堂中的高官。眼前多少兴亡事,白发孤臣心中最是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德寿殿玉方池砚的描绘,展现了其尊贵与历史的沉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玉斲坤形”、“丹书寿宫”等,表达了砚台的珍贵与历史意义。同时,通过“落墨腾蛟雾”、“秋风拉瑟声”等生动描绘,传达了书写时的意境与情感。最后,以“白发孤臣”的怆情,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个人境遇的哀愁。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