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天下风光何处好。山海潜通,无比燕中道。四海云朋来往绕。先师默悟知还到。 既入玄门须悟早。谁解修真,此事非草草。天意分明容起庙。燕山千里来怀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海潜通:指山与海之间有着神秘的联系。
  • 燕中道:指燕山地区,这里特指燕山一带的风光。
  • 四海云朋:指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云朋比喻朋友众多。
  • 先师:指前辈或导师。
  • 默悟:默默地领悟或理解。
  • 玄门:指道教,这里泛指深奥的道理或修行之门。
  • 修真:修炼身心,追求长生不老或达到某种精神境界。
  • 草草:匆忙,不细致。
  • 天意:上天的旨意或安排。
  • 起庙:建立庙宇,这里可能指建立道教的庙宇或修行场所。
  • 燕山:山脉名,位于中国北方。

翻译

天下间哪里的风光最美?山与海之间神秘相连,没有比燕山一带更胜一筹的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们络绎不绝地前来游览。前辈们默默领悟,知道如何到达这里。

既然进入了这深奥的修行之门,就必须早日领悟。谁能理解这修炼真谛,这不是一件可以匆忙对待的事情。上天的旨意明确,容许在这里建立庙宇。燕山千里,令人心生向往。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燕山一带的自然风光,并将其与道教的修行理念相结合。诗中“山海潜通”描绘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壮阔,而“四海云朋”则展现了人们对于这片土地的向往和敬仰。通过“先师默悟”和“既入玄门须悟早”,诗人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与深刻性,表达了对道教修行之路的尊重与追求。最后,以“天意分明容起庙”和“燕山千里来怀抱”作结,既体现了天意的安排,也抒发了对燕山的深厚情感。

尹志平

尹志平,字太和,为金末及元代蒙古时期著名全真道士。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 1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