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井

· 王逢
踏臂歌残壁月昏,骊龙犹藉井生存。 石阑漫涴胭脂色,不似湘筠染泪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踏臂歌:一种古代的舞蹈,这里指宫女们在井边跳舞。
  • 壁月:指井边的墙壁在月光下的景象。
  • 骊龙:传说中的黑龙,这里比喻井中的水。
  • 漫涴:随意涂抹。
  • 胭脂色:红色,这里指井边的石栏被染上了红色。
  • 湘筠:湘妃竹,传说中湘妃泪滴在竹子上形成的斑点。
  • 染泪痕:指湘妃竹上的斑点,象征悲伤。

翻译

宫女们在井边跳舞,歌声渐息,井边的墙壁在月光下显得昏暗。 井中的水,如同骊龙一般,依旧依靠着井生存。 井边的石栏随意涂抹上了红色, 但这红色并不像湘妃竹上的泪痕那样,承载着深深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景阳井边的景象,表达了深沉的哀愁。诗中“踏臂歌残壁月昏”一句,既描绘了宫女舞蹈的场景,又通过“壁月昏”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场景的凄凉。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井边石栏的红色与湘妃竹上的泪痕,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哀愁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