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烈女庙
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婵娟。
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
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
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
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
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
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
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斑斑:形容斑点很多。
- 婵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萑蒲:一种植物,这里指水边的植物。
- 檿柘:古代的两种树木,这里指村庄周围的树木。
- 伏腊:古代的两种祭祀,伏指夏季的祭祀,腊指冬季的祭祀。
- 粢盛:祭祀时用的谷物。
- 帷箔:帘子和屏风。
- 軿:古代的一种车。
- 湘灵:湘水的女神。
- 蔡琰:东汉末年的女诗人,曹操的养女。
- 涕泗涟:眼泪和鼻涕一起流,形容非常悲伤。
翻译
这座庙宇在湖阴已有四百年,斑斑点点的江边竹林映衬着美丽的女子。 水中的鱼龙随着水位的下降,出现在了水边的植物之外,村庄周围的树木边,鸡犬相闻。 不需要清名记载在女史中,她的贞魂已经能够感动神明。 君王的社稷如今何在,但祭祀时的谷物依旧摆放得整整齐齐。 夜晚,帘子和屏风旁,月光照在凉爽的床上,早晨,佩环的声音响起,云中的车缓缓驶来。 湘水的女神弹奏着瑟,虞舜的风俗依旧盛行,蔡琰听到笳声,汉朝的鼎已经迁移。 可叹那些生还者羞于面对故国,何不以死来报答皇天。 在黄尘中,她们依旧保持着明亮的妆容和华丽的服饰,重新为时世的变迁而感到悲伤,泪水和鼻涕一起流下。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烈女庙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女子的贞烈。诗中,“斑斑江竹映婵娟”等句,以景寓情,表达了女子的高洁与不朽。后文通过对比湘灵、蔡琰的典故,强调了死节报国的崇高精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缅怀,也是对女性贞烈品质的赞颂。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
王逢的其他作品
- 《 题杉溪老人家壁六言四首 其一 》 —— [ 元 ] 王逢
- 《 题杉溪老人家壁六言四首 其四 》 —— [ 元 ] 王逢
- 《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五首 》 —— [ 元 ] 王逢
- 《 十二月廿二日为重阳王真人诞辰是日立春在淞江长春道院瞻拜真人及七真像敬题薛一山丹房 》 —— [ 元 ] 王逢
- 《 夜何长三叠寄周参政伯温邬佥院本初 其二 》 —— [ 元 ] 王逢
- 《 无题五首 》 —— [ 元 ] 王逢
- 《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五首其五身膏草野身土苴,语孙耰锄莫轻把 》 —— [ 元 ] 王逢
- 《 古宫怨二首 》 —— [ 元 ] 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