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从军行七首

· 王逢
少年快恩仇,辞家建边勋。 手中弄铣鋧,目空万马群。 转壁入不毛,水咽山留云。 槥还亲抚哭,悔识李将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铣鋧(xiǎn yǐ):古代的一种兵器,类似于短剑。
  • 转壁:指穿越险峻的山壁。
  • 不毛:指荒凉贫瘠之地。
  • 水咽:形容水流声低沉,如同哽咽。
  • 槥(huì):小棺材。
  • 李将军:可能是指李广,汉代著名将领,以勇猛著称。

翻译

少年时期,我快意恩仇,离家出征,立志在边疆建立功勋。 手中挥舞着铣鋧,眼中无视万马奔腾的壮阔。 穿越险峻的山壁,进入荒凉贫瘠之地,水流声低沉,山间云雾缭绕。 当小棺材被送回,我亲自抚摸哭泣,悔恨认识了李将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少年从军的经历和内心的转变。起初,少年怀着报国之志,勇敢无畏,但随着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临近,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诗中“槥还亲抚哭,悔识李将军”表达了少年对战争的悔恨和对生命的珍视,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