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
意所欲往路无远,暖韭早梅政堪剪。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胜能成丹九转。
争席者谁斯薪翁,何至帖奉鱼军容。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无蛾眉间歌钟。
忽如云散倏萍聚,无何有乡是归处。
寄声为谢黄面仙,焉用七重围宝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虚中:马道士的名字。
- 意所欲往:心中想去的地方。
- 暖韭早梅:春天的韭菜和初开的梅花,这里指春天的景象。
- 政堪剪:正好可以剪取。
- 大胜:远胜于。
- 丹九转:道家炼丹术语,指炼丹的复杂过程,九转表示炼制次数多,丹药品质高。
- 争席者:争夺座位的人。
- 斯薪翁:这位砍柴的老翁。
- 帖奉:恭敬地奉上。
- 鱼军容:指军队的仪容,这里可能指某种仪式或礼节。
- 无蛾眉:没有美女。
- 间歌钟:间或敲响的钟声,指音乐或娱乐。
- 忽如云散倏萍聚:形容人们聚散无常,像云散开又像浮萍聚集。
- 无何有乡:指虚无的地方,即不存在的地方。
- 寄声:传达话语。
- 黄面仙:指道士,因为道士常穿黄色道袍。
- 七重围宝树:指道观中的宝树被七重围墙保护,形容道观的庄严和神秘。
翻译
心中想去的地方,路途再远也不觉得远,春天的韭菜和初开的梅花,正好可以剪取。相逢时,一杯酒就足够,远胜于炼制九转丹药的成就。争夺座位的是谁呢?这位砍柴的老翁,何必恭敬地奉上鱼军容。我有一个山中的仆人,你有一个童子,我们这里没有美女,也没有间或敲响的钟声。人们聚散无常,像云散开又像浮萍聚集,归宿之处是虚无的地方。特此传达话语给黄面仙,何必用七重围墙保护宝树呢?
赏析
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诗人通过对比酒与炼丹,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聚散无常的描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归宿的虚无,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最后,诗人以一种幽默的口吻,向道士传达了自己的看法,表达了对道观庄严神秘的质疑,显示了诗人不拘一格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