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吴田霜崖吴居士宅

· 方回
众山环如规,中有一川水。 山腴翠树圆,水洁玉石峙。 居人近百家,耕馀习文史。 此翁独能诗,早充宾贡士。 平生宦情薄,一试仓庾氏。 中年厌兵革,肥遁白云里。 时时吟一篇,自教孙与子。 满屋读书声,万事不到耳。 问途访幽居,曲折十馀里。 麦天小雨霁,初夏风日美。 远迓携饮壶,剧谈并宴几。 门帖句句佳,字画亦劲伟。 尽出名画挂,频共高阁倚。 烹煎茗笋良,饤饾蔬果旨。 鼓吹聒深夜,酒酣未容起。 寒薄攀华盛,两姓合嘉礼。 东床向志学,骨相良可喜。 积德贻后人,方兴未云已。 发禀济青黄,垂绅曳朱紫。 天人幽显间,施报有兹理。 略窥宅边园,培芳茂花卉。 黄莺殆无数,白鸥不知几。 山茶及岩桂,叶叶瑩如洗。 间气钟人物,吾故卜诸此。 老夫托姻好,悠远自此始。 定当继朱陈,何但誇孔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ú):肥沃。
  • (zhì):耸立。
  • 仓庾(yǔ):古代官名,掌管粮仓。
  • 肥遁(dùn):隐居。
  • 饤饾(dìng dòu):摆设食物。
  • 鼓吹(gǔ chuī):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这里指音乐声。
  • (yè):拖,拉。
  • 垂绅(shēn):下垂的衣带,指官员的服饰。
  • 朱陈:古代两个姓氏,常用来比喻婚姻。
  • 孔李:孔子的后代和李姓,也常用来比喻婚姻。

翻译

众山环绕如圆规,中间有一条清澈的河水。山中翠绿的树木圆润,水中的玉石洁白耸立。近百户人家居住在这里,农耕之余还学习文史。这位老翁特别擅长写诗,早年就成为宾客中的才子。他一生对官场兴趣不大,只尝试过做仓庾这样的小官。中年时厌倦了战争和纷争,选择隐居在白云深处。他时常吟咏诗篇,自己教导孙辈。家中充满了读书声,世间的烦恼似乎都听不到。我曲折地走了十多里路来拜访他的幽居。麦田上的小雨刚停,初夏的风和日丽。他远远地迎接我,带着酒壶,我们激烈地交谈并共进宴席。他家门上的对联句句佳妙,字画也显得刚劲有力。家中挂满了名画,我们频繁地登上高阁观赏。他烹制了美味的茶和笋,摆设了精致的蔬菜和水果。深夜里音乐声震耳欲聋,酒酣之后我们仍不愿起身。虽然简朴,但两家联姻的盛事却十分隆重。他的女婿向学志向坚定,相貌也很讨人喜欢。他积德留给后人,家族的兴旺还未结束。他发放粮食救济贫困,穿着华贵的官服。在天地间,施与报应有着这样的道理。我略微窥见了宅边的花园,那里培育着芬芳的花卉。黄莺几乎无数,白鸥也不知有多少。山茶和岩桂的叶子每一片都晶莹如洗。这里孕育了杰出的人物,我特别预感到这一点。老夫我与这家族结下了姻亲之好,这友谊将长远地延续下去。我们定会继承朱陈那样的佳话,何止是夸耀孔李那样的联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居山中的文人的生活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文人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文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山腴翠树圆,水洁玉石峙”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山水的美丽,而“满屋读书声,万事不到耳”则表现了文人专注于学问,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结尾处提到与这家族的姻亲关系,预示了未来更深远的交往和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珍视。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