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西畴曹教授宅

· 方回
宿羽同夜林,天明各分飞。 人生尘土内,别易会合稀。 我自钱塘来,君从宣城归。 初喜望颜色,昔癯今似肥。 细视久乃觉,翛然不胜衣。 老至故当尔,閒心厌尘鞿。 户门岂可忽,仕宦未为非。 迩来三径荒,园花减芳菲。 政坐行作吏,耕稼始愿违。 子婿环我前,设席灯烛煇。 邃庑考画鼓,崇盘荐琼蕤。 友道比衰丧,闻客扃重扉。 独此意不然,壶倒觞屡挥。 酒醒日已出,行行穿山围。 回首重回首,晴川渺烟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宿羽同夜林,天明各分飞。

  • 宿羽:指夜宿的鸟。
  • 分飞:分别飞去。

人生尘土内,别易会合稀。

  • 尘土:比喻世俗的生活。
  • 会合:相聚。

我自钱塘来,君从宣城归。

  • 钱塘:今杭州。
  • 宣城:今安徽宣州。

初喜望颜色,昔癯今似肥。

  • 癯(qú):瘦。

细视久乃觉,翛然不胜衣。

  • 翛(xiāo)然: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 不胜衣:形容衣服显得宽松,意指人瘦弱。

老至故当尔,閒心厌尘鞿。

  • 閒心:闲适的心情。
  • 尘鞿(jī):尘世的束缚。

户门岂可忽,仕宦未为非。

  • 户门:指家。
  • 仕宦:做官。

迩来三径荒,园花减芳菲。

  • 三径:指家园的小路。
  • 芳菲:花草的香气。

政坐行作吏,耕稼始愿违。

  • 政坐:正因。
  • 行作吏:做官。
  • 耕稼:耕田种地。

子婿环我前,设席灯烛煇。

  • 子婿:女婿。
  • 煇(huī):光辉。

邃庑考画鼓,崇盘荐琼蕤。

  • 邃庑(wǔ):深邃的廊庑。
  • 琼蕤(ruí):美玉制成的花朵状饰物。

友道比衰丧,闻客扃重扉。

  • 扃(jiōng):关闭。

独此意不然,壶倒觞屡挥。

  • 觞(shāng):酒杯。

酒醒日已出,行行穿山围。

  • 行行:行走的样子。

回首重回首,晴川渺烟霏。

  • 晴川:晴朗的河流。
  • 烟霏:烟雾弥漫。

翻译

夜宿的鸟儿同在林中,天明时各自飞去。人生如尘土般短暂,分别容易,相聚却难。我从钱塘来,你从宣城归。初见时喜悦地看到你的面色,昔日瘦弱如今似乎胖了。细看久后才发觉,你依然瘦弱得衣服都显得宽松。年纪大了自然如此,心境闲适却厌倦了尘世的束缚。家是不能忽视的,做官也并非不妥。近来家园的小路荒芜,园中的花儿也减少了芬芳。正因为做了官,才违背了最初耕田种地的愿望。女婿们围绕在我面前,设宴席,灯火辉煌。深邃的廊庑中敲打着画鼓,高高的盘子上摆放着美玉制成的花朵。友情之道似乎衰落,听说客人来访时门扉紧闭。唯独这次不同,酒壶倒空,酒杯频频举起。酒醒时天已亮,我穿行在山间。频频回首,晴朗的河流上烟雾弥漫,景象渺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尘世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诗人通过对家园荒芜的描写,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在酒醒后的行走中,频频回首,表达了对过往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