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寒山拾得画像

· 方回
我读寒山拾得诗,唐初武德贞观时。 此必前朝老进士,开皇大业不仕隋。 长歌短舞芙蓉句,开元元和尚无之。 一帚天台国清寺,扫灭人世贪嗔痴。 文殊师利复现世,僧俗未妨疑传疑。 或题松下读黄老,臆辨二叟果为谁。 谚云橘皮错认皮,九方皋马遗黄骊。 呜呼甚矣吾衰矣,郁郁都都焉雄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武德贞观:唐初的两个年号,武德(618-626年)和贞观(627-649年)。
  • 开皇大业:隋朝的两个年号,开皇(581-600年)和大业(605-618年)。
  • 贪嗔痴:佛教三毒,指贪欲、愤怒和愚痴。
  • 文殊师利:佛教菩萨之一,代表智慧。
  • 黄老:指黄帝和老子的学说,即道家思想。
  • 九方皋:古代传说中善于相马的人。
  • 黄骊:黄色的马。

翻译

我读寒山和拾得的诗,这些诗作于唐朝初年的武德和贞观时期。这两位必定是前朝的老进士,他们在隋朝的开皇和大业年间没有出仕。他们的诗中充满了长歌短舞和芙蓉般的美句,这在开元年间的和尚中是找不到的。他们用一把扫帚在天台的国清寺,扫除了人世间的贪欲、愤怒和愚痴。有人说文殊师利菩萨再次现世,僧人和俗人对此半信半疑。有人题诗说他们在松下读黄老的道家学说,人们猜测这两位老者究竟是谁。谚语说橘皮被错认为皮,就像九方皋相马时忽略了马的颜色。哎呀,我真是衰老了,郁郁寡欢,不知是雄是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寒山和拾得两位诗人的赞美,展现了他们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长歌短舞芙蓉句”和“扫灭人世贪嗔痴”,体现了他们诗歌的清新脱俗和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人通过自比九方皋相马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无奈和对自身衰老的感慨,增添了诗歌的深沉和哲理意味。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