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行回溪三十里入婺源县界
军马所不到,大山夹长谷。
千载几离乱,不知有杀戮。
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
连林望不极,春晚蓊以绿。
其大至如椽,谓之猫头竹。
苦竹尤清严,翠葆森矗矗。
厥土最宜杉,弥岭亘冈麓。
种杉二十年,儿女婚嫁足。
杉杪以樊圃,杉皮以覆屋。
猪圈及牛栅,无不用杉木。
联筏下浙河,善价不轻鬻。
山高高至天,爇灰艺畬粟。
又有茗荈利,商贩给南北。
忧旱不忧潦,脱如岁不熟。
蕨萁与葛粉,槌捣代糜粥。
岂若水乡人,动至售骨肉。
丑陋羞冶容,健寿由寡欲。
定非私此邑,大言誇美俗。
行脚遍海内,久久寓辇毂。
万端堕奸欺,往事杯水覆。
曷不归乎来,于此擅幽独。
崎岖荦确间,数步一匍匐。
犹胜见贵公,膝行受耻辱。
寒泉洗尘心,怪石醒醉目。
野叟茅庐边,买邻愿兹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溯行:逆流而上。
- 婺源:地名,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 晏然:平静安详的样子。
- 鄠杜曲:地名,古代长安附近的地方。
- 蓊以绿:形容植物茂盛,绿意盎然。
- 猫头竹:一种竹子的名称。
- 翠葆:翠绿色的华盖,比喻竹林。
- 森矗矗:形容竹林茂密直立。
- 厥土:其地。
- 弥岭亘冈麓:遍布山岭和山脚。
- 艺畬粟:种植小米。
- 茗荈:茶叶。
- 槌捣:用槌子敲打。
- 糜粥:稀饭。
- 冶容:打扮得非常美丽。
- 行脚:行走,旅行。
- 辇毂:指京城。
- 堕奸欺:陷入欺骗。
- 曷不:何不。
- 荦确:形容山路崎岖不平。
- 买邻:选择邻居。
翻译
逆流而上,行至回溪三十里,进入婺源县界。这里是大山夹着长谷,军马难以到达的地方。千百年来,这里经历了多次离乱,却不知有杀戮之事。鸡犬安宁,未曾羡慕过鄠杜曲的繁华。连绵的林木望不到尽头,春末时节,绿意盎然。这里的竹子大如椽木,被称为猫头竹。苦竹更是清雅严肃,翠绿的竹林直立茂密。这片土地最适合种植杉树,杉树遍布山岭和山脚。种植杉树二十年,足以解决儿女的婚嫁问题。杉树的顶端用来围成菜园,杉树皮用来覆盖房屋。猪圈和牛棚,无不使用杉木。将杉木连成筏子,顺流而下到浙河,以好价钱出售。山高至天,烧灰种植小米。还有茶叶的利润,商贩供应南北。忧虑旱灾而不忧虑水灾,即使年成不好,也有蕨菜和葛粉,捣碎后代替稀饭。不像水乡的人,动辄出卖骨肉。丑陋而不打扮,健康长寿源于寡欲。这并非私自赞美此地,而是大言不惭地夸赞这里的良好风俗。我走遍海内,长久寓居京城。万般堕入奸诈欺骗,往事如杯水覆灭。何不归来,独享此地的幽静。在崎岖的山路上,每走几步就要匍匐前行。这比见到贵人,屈膝受辱要好。寒泉洗涤尘心,怪石唤醒醉眼。在野叟的茅庐旁,我愿意选择这样的邻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婺源县界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通过对大山、长谷、竹林、杉树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地的宁静与和谐。诗中“鸡犬何晏然”、“未羡鄠杜曲”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通过对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描述,如“种杉二十年,儿女婚嫁足”,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淳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