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

· 王恽
西湖三面簇青山,净拭菱花照翠鬟。 苍海月寒龙穴露,彩云仙去凤箫閒。 无多楼观犹图画,最好风烟近市阛。 郑重绣衣周漕使,画船春酒待予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ù):聚集,环绕。
  • 菱花:指菱角的花,这里比喻湖面如镜。
  • 翠鬟 (cuì huán):翠绿的发髻,比喻青山。
  • 苍海:深青色的大海,这里指西湖的水色深邃。
  • 龙穴:传说中龙的居所,比喻深邃神秘的地方。
  • 彩云:五彩斑斓的云,常用来形容仙境或美好的景象。
  • 凤箫:传说中凤凰的箫,比喻美妙的音乐。
  • (xián):同“闲”,空闲,这里指音乐不再响起。
  • 楼观 (guàn):楼台,建筑物。
  • 市阛 (huán):市区的边界,这里指靠近市区的西湖风光。
  • 郑重:严肃认真。
  • 绣衣:指官员的服饰,这里代指官员。
  • 漕使:负责漕运的官员。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翻译

西湖三面环绕着青山,湖面如镜,清晰地映照出青山的翠绿发髻。深邃的湖水在寒冷的月光下,仿佛是龙穴中的露水,彩云飘散,仙人离去,凤凰的箫声也已不再响起。尽管楼台不多,但西湖的风景依旧如画,尤其是在风烟之中,靠近市区的边界,景色尤为迷人。我郑重地向负责漕运的周官员表达,期待在画船上,用春酒等待我的归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西湖的静谧与美丽,通过“簇青山”、“净拭菱花”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西湖的自然风光。诗中“苍海月寒龙穴露”与“彩云仙去凤箫閒”两句,运用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意的神秘与超脱。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无多楼观”与“最好风烟”,突出了西湖虽不繁华却别有风味的特色。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了人情味。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