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忆叠山翁

· 王奕
佳人鬓发,几回涂抹共婵娟。又何止三千。拟待盈盈宝鉴,多少绮罗筵。 恨妖蟆怪事,长夜中天。中河影圆。清泪落尊前。舞罢霓裳初服,肯为人妍。 □□□□,算惟有、蕊宫天上仙。缑山鹤,亦欲蹁跹。
拼音

所属合集

#婆罗门引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婵娟(chán juān):美好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月亮。
  • 盈盈:形容水清澈的样子,这里比喻镜子。
  • 宝鉴:珍贵的镜子。
  • 绮罗筵:华丽的宴席。
  • 妖蟆:传说中吞食月亮的蟾蜍,这里指月食。
  • 中河影圆:指月亮在天空中的圆满景象。
  • 霓裳:神仙的衣服,这里指华丽的服饰。
  • 蕊宫:指天上的宫殿,神仙居住的地方。
  • 缑山鹤:传说中缑山上的仙鹤。
  • 蹁跹(pián xiān):形容舞姿轻盈飘逸。

翻译

佳人的发鬓,多少次与皎洁的月光相映成趣,又何止三千次。想要等待那清澈如水的宝镜,映照出多少华美的宴席。

却恨那吞月的妖蟆带来怪事,让月亮在长夜中天显得格外明亮。河中的月影圆满,清泪滴落在酒杯前。

舞蹈结束后,华服初换,怎会只为人的美貌而舞。想来只有天上的蕊宫仙子,才能与之媲美。

缑山上的仙鹤,也想要轻盈地起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佳人与月光的交相辉映,以及对天上仙境的向往。诗中“婵娟”、“盈盈宝鉴”等词语,展现了月光的皎洁与宝镜的清澈,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通过对“妖蟆”、“中河影圆”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惊叹与对美的追求。结尾处的“蕊宫天上仙”、“缑山鹤”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