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淝束遂庵学正为画君山酹月图长歌奉谢
忆携蓉城霞,醉赏君山雪。兴酣俯崖面,三酹大江月。
灵奇秘怪不可说,回首十年尘土热。束卿想像作此图,如见当时眼为豁。
是山杰立气皓鲜,四八宾从咸华颠。银涛丝萦料角海,玉台镜露峨眉烟。
槎枒乱树拔虎窟,撇捩小艇吞龙渊。樵子罢斧僧罢磬,木瓢一个沧茫前。
君不见江山元与天地辟,有月无人景虚掷。昆岷东来几万里,衣冠云散三千客。
三千客后世屡易,晓事仅有罗春伯。龟趺椔翳鬼照火,鳌背苍凉兽交迹。
君不见采石紫绮裘,赤壁洞箫歌。乐者信旷达,龌龊将如何?
岁云暮矣双鬓皤,梦恍茅屋牵青萝。广寒白兔下相杵,贝阙鲛女趋鸣梭。
卿闻大叫当就隐,指日莫问鲁阳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合淝:地名,今安徽省合肥市。
- 束遂庵:人名,学正,即学官。
- 蓉城:指成都,因其盛产芙蓉而得名。
- 君山:山名,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
- 酹(lèi):以酒洒地,表示祭奠。
- 灵奇秘怪:神秘而奇异。
- 四八宾从:指众多宾客。
- 华颠:指年老。
- 银涛丝萦:形容波涛如银,细浪如丝。
- 料角海:指洞庭湖,因其广阔如海。
- 玉台镜露:形容山峰如玉台,清晨露水如镜。
- 峨眉烟:指峨眉山的云雾。
- 槎枒(chá yā):树枝分叉的样子。
- 撇捩(piě liè):形容船只快速转弯。
- 吞龙渊:形容船只深入水底。
- 樵子罢斧:樵夫停止砍柴。
- 僧罢磬:僧人停止敲磬。
- 木瓢:木制的瓢,用于舀水。
- 沧茫:形容水天一色,无边无际。
- 昆岷:昆仑山和岷山,泛指中国西部的大山。
- 衣冠云散:形容士人四散。
- 罗春伯:人名,具体不详。
- 龟趺(fū):石碑的基座,常雕刻成龟形。
- 椔翳(zī yì):树木茂密的样子。
- 鳌背:传说中海中巨龟的背,比喻山峰。
- 采石紫绮裘:指唐代诗人李白在采石矶醉酒捉月而亡的传说。
- 赤壁洞箫歌:指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后,周瑜在赤壁吹箫的典故。
- 龌龊(wò chuò):卑鄙,不干净。
- 岁云暮矣:指年末。
- 双鬓皤(pó):两鬓斑白。
- 恍茅屋牵青萝:形容梦境中的景象。
- 广寒白兔:指月宫中的白兔。
- 贝阙鲛女:指神话中的海底宫殿和美人鱼。
- 鲁阳戈:传说中鲁阳公挥戈退日的故事,比喻英勇无畏。
翻译
回忆起曾带着蓉城的霞光,陶醉于君山的雪景。兴致高昂时俯瞰山崖,三次以酒祭奠大江上的明月。那些神秘奇异的景色难以言说,回首过去的十年,尘世的热闹已远。束遂庵学正想象着绘制了这幅图,仿佛让我重见当时的景象,眼前豁然开朗。
这座山气势雄伟,气息纯净,众多的宾客都已年老。银色的波涛如丝般缠绕,玉台般的山峰上露水如镜,峨眉山的云雾缭绕。树枝分叉,仿佛拔地而起的虎窟,小船快速转弯,似乎要吞没深渊。樵夫停止了砍柴,僧人停止了敲磬,只有一个木瓢在无边的水面前。
你看那江山本与天地同开,但有月无人,景色便被浪费。昆仑和岷山向东延伸数万里,士人如云散去,三千宾客已成往事。后世屡次更迭,明白事理的只有罗春伯。石碑的基座被树木遮蔽,鬼火照亮,山峰上苍凉,野兽的足迹交错。
你不见采石矶上的紫绮裘,赤壁上的洞箫歌。享受的人确实旷达,卑鄙的人又将如何?年末了,我的双鬓已斑白,梦中恍惚见到茅屋和牵青萝。月宫中的白兔下来相助,海底宫殿中的美人鱼忙碌地织布。你听我大声呼叫,应当隐居,不要问鲁阳戈的归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与想象,描绘了君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往昔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蓉城霞”、“君山雪”、“大江月”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同时,通过对“昆岷东来”、“衣冠云散”等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无常的感慨。最后,以“岁云暮矣双鬓皤”和“梦恍茅屋牵青萝”等句,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