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七首
鸡豚邻栅翁,盼盼延允谱。
仲尼土万世,岂必志百亩。
谁知弗父何,让德报以鲁。
蚁穴几王侯,林庙此其所。
东周礼乐心,岂不在文武。
大器信有神,予夺孰敢侮。
郏鄏鼎铉雄,弱臂竟莫举。
大厦庇生民,云仍合分庑。
诗礼世其传,嘉种无莽卤。
庭趋揖须眉,返此末代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馀元遗山:指金朝的遗民元好问,字遗山。
- 祖庭:指祖师或祖先的庙宇。
- 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节拍。
- 先后殊时:指时间先后不同。
- 感慨一也:指感慨相同。
- 仲尼:孔子的字。
- 志百亩:指有志于治理百亩之地。
- 弗父何:指不以父亲的身份自居。
- 让德报以鲁:指以谦让的美德回报鲁国。
- 蚁穴几王侯:比喻微不足道的地方也能产生王侯。
- 林庙:指庙宇。
- 东周礼乐心:指东周时期对礼乐的重视。
- 大器信有神:指重要的器物似乎有神灵。
- 予夺孰敢侮:指给予和夺取谁敢轻视。
- 郏鄏鼎铉雄:指郏县和鄏县的鼎和铉(古代的乐器)雄壮。
- 弱臂竟莫举:指力量不足无法举起。
- 大厦庇生民:指宏伟的建筑庇护百姓。
- 云仍合分庑:指云和仍(古代的乐器)合奏,分庑指分开的房间。
- 诗礼世其传:指诗和礼是世代相传的。
- 嘉种无莽卤:指好的种子不会粗放。
- 庭趋揖须眉:指在庭院中快步上前作揖,须眉指男子。
- 返此末代古:指回到这个末代的古代。
翻译
金朝的遗民元好问来到祖师庙宇,写下了十首纪行诗,我依照这些诗的声调节拍,虽然时间先后不同,但感慨是相同的,和元好问的七首诗。
邻近的鸡和猪,老翁盼望着延续家族的谱系。 孔子为万世之师,难道只是有志于治理百亩之地吗? 谁知道不以父亲的身份自居,以谦让的美德回报鲁国。 微不足道的地方也能产生王侯,庙宇就是这样的地方。 东周时期对礼乐的重视,难道不是在于文武之道吗? 重要的器物似乎有神灵,给予和夺取谁敢轻视。 郏县和鄏县的鼎和铉雄壮,但力量不足无法举起。 宏伟的建筑庇护百姓,云和仍合奏,分开的房间。 诗和礼是世代相传的,好的种子不会粗放。 在庭院中快步上前作揖,回到这个末代的古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金朝遗民元好问的纪行诗的和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慨。诗中,王奕借用孔子的形象和东周的礼乐,强调了文化的重要性和传承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大器”、“鼎铉”等象征性物品的提及,暗示了历史的沉重和文化的神圣。最后,诗人以回到“末代古”的意象,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对现代文化的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 137篇诗文
王奕的其他作品
- 《 五绝呈李惟学山长 》 —— [ 元 ] 王奕
- 《 临江仙 · 和元遗山题扬州平山堂 》 —— [ 元 ] 王奕
- 《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八首 》 —— [ 元 ] 王奕
- 《 鹤林寺绝句 》 —— [ 元 ] 王奕
- 《 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三首 》 —— [ 元 ] 王奕
- 《 八月八日偕庙学教授曹彦礼及孔颜孟三氏诸孙童齐集游逵 》 —— [ 元 ] 王奕
- 《 孙明复石守道祠堂 》 —— [ 元 ] 王奕
- 《 木兰花慢 · 和赵莲澳金陵怀古 》 —— [ 元 ] 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