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馀元遗山来拜祖庭有纪行十首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和元遗山十首
人惟君与师,得在天地间。
蜂蚁失所主,生息决不蕃。
逐日渴未死,顾影悲余年。
平生东鲁心,皓首瞻圣贤。
上下二千载,历历观遗镌。
惜哉数墨子,想像成虚传。
十章纪大略,尽和遗山篇。
忠肠搅葵漆,喉棘不忍言。
持归刻琊石,何□勒燕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馀元遗山:指金朝末年的诗人元好问,其号遗山。
- 祖庭:指家族的祠堂或祖先的墓地。
- 纪行十首:记录行程的十首诗。
- 遂倚歌之先后殊时感慨一也:于是按照歌曲的顺序,虽然时间不同,但感慨是相同的。
- 和元遗山十首:与元好问的十首诗相和。
- 蜂蚁失所主:比喻人民失去君主或领导者。
- 生息决不蕃:生活和繁衍将不再繁荣。
- 逐日渴未死:每天都在渴望中挣扎,但未死去。
- 顾影悲余年:看着自己的影子,悲叹余下的岁月。
- 平生东鲁心:一生都怀有对东鲁(指山东一带,古代文化发达地区)的向往。
- 皓首瞻圣贤:白发苍苍时仍然仰慕圣贤。
- 历历观遗镌:清晰地观看留下的碑刻。
- 惜哉数墨子:可惜的是,墨子的思想(墨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只是想象中的虚传。
- 十章纪大略:十首诗记录了大略的情况。
- 尽和遗山篇:全部与元好问的诗篇相和。
- 忠肠搅葵漆:忠诚的心如同被搅动的漆,比喻心情复杂。
- 喉棘不忍言:喉咙像被刺一样,难以启齿。
- 持归刻琊石:带着这些诗句回家,刻在琊石上。
- 何□勒燕然:何(此处缺字)勒在燕然山,燕然山是古代边塞的象征。
翻译
人只有君主和师长,才能在天地间得到尊重。 就像蜂蚁失去了它们的领袖,生活和繁衍将不再繁荣。 每天都在渴望中挣扎,但未死去,看着自己的影子,悲叹余下的岁月。 一生都怀有对东鲁的向往,白发苍苍时仍然仰慕圣贤。 清晰地观看留下的碑刻,从上到下两千年,历历在目。 可惜的是,墨子的思想只是想象中的虚传。 十首诗记录了大略的情况,全部与元好问的诗篇相和。 忠诚的心如同被搅动的漆,喉咙像被刺一样,难以启齿。 带着这些诗句回家,刻在琊石上,何(此处缺字)勒在燕然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和师长的尊敬,以及对失去领导者的社会状况的忧虑。诗中,诗人通过对蜂蚁失去所主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社会失去领导者的混乱状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东鲁文化和古代圣贤的向往,以及对墨子思想未能传承的遗憾。诗的最后,诗人将自己的诗篇与元好问的诗篇相和,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和对文化的传承。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时代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