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太白泰山一首

· 王奕
泰山天地极,邹鲁圣贤关。 周匝二千里,卓然位其间。 五文合泗水,八荒无竞山。 扶舆清淑运,日夜何曾闲。 尼山连峄阜,岂徒翠浮鬟。 轩辕与羲皞,孔孟垂曾颜。 正气尽此出,高哉其可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中国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称。
  • 邹鲁:指邹国和鲁国,古代文化发达的地区,孔子和孟子的故乡。
  • 五文:指五岳的文脉,这里特指泰山的文化底蕴。
  • 泗水:流经山东的一条河流,与泰山相邻。
  • 八荒:指四面八方极远的地方。
  • 扶舆:扶持,这里指天地自然的扶持。
  • 清淑:清新美好。
  • 尼山:即尼丘山,孔子的诞生地。
  • 峄阜:山名,位于山东省。
  • 轩辕:即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 羲皞: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与黄帝并称。
  • 孔孟:孔子和孟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 曾颜:曾参和颜回,孔子的弟子。

翻译

泰山是天地的极致,邹鲁之地是圣贤的关隘。它周围环绕着两千里,卓然屹立在中央。五岳的文脉汇聚于泗水,八方荒远之地无山能与之竞争。天地自然扶持着这清新的美好,日夜不息。尼山连着峄阜,不仅仅是翠绿的山峦。轩辕与羲皞,孔孟的教诲传承着曾参和颜回。正气尽出于此,高耸得令人难以攀登。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泰山的雄伟与文化地位,将其视为天地间的极致,与圣贤文化紧密相连。诗中通过对比泰山的独特地位与其他山岳,强调了泰山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时,诗人将泰山与古代圣贤、帝王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其深厚文化底蕴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泰山的崇高与神圣。

王奕

宋末元初信州玉山人,字敬伯,号斗山。与其子居玉琅峰读书。与文天祥、谢枋得友善。枋得被俘北上时,尝为诗送之以寄慨。入元,仕玉山教谕,建斗山书院。所著《斗山文集》等不传,仅有《玉斗山人集》三卷传世。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