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杂题

· 王逢
槿篱莎径入林堂,春作无牵午漏长。 音歇野莺新绿浅,影浮潭鲫小红香。 谁家数应中和节,十亩寒轻二月霜。 忍贳缊袍偿酒债,时人将谓独醒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酉:指辛酉年,即某一年的干支纪年法中的辛酉年。
  • 槿篱:用木槿枝条编成的篱笆。
  • 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
  • 午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这里指时间。
  • 音歇:声音停止。
  • 新绿:初春的嫩绿。
  • 影浮:影子在水面上漂浮。
  • 潭鲫:生活在深水潭中的鲫鱼。
  • 小红香:形容鲫鱼的红色鲜艳且带有香气。
  • 中和节:古代节日,农历二月初二。
  • 十亩寒轻:形容田地初春的寒冷不重。
  • 二月霜:农历二月的霜。
  • 忍贳:忍心赊账。
  • 缊袍:破旧的袍子。
  • 偿酒债:偿还买酒的债务。
  • 独醒狂:独自清醒而显得狂放不羁。

翻译

穿过木槿篱笆和长满莎草的小路,我走进了林中的小堂。春天的工作没有牵挂,午后的时光显得格外漫长。野外的莺鸟声音停止了,新绿的叶子浅浅的,鲫鱼的影子在潭水上漂浮,它们的红色鲜艳且带有香气。不知哪家已经算好了中和节的到来,而我这里的十亩田地初春的寒冷还不重,二月里还有霜。我忍心赊账,用我的破旧袍子来偿还酒债,现在的人们会说我是独自清醒而显得狂放不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槿篱莎径”、“新绿浅”、“小红香”,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同时,诗中的“午漏长”、“十亩寒轻二月霜”等句,又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季节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忍贳缊袍偿酒债,时人将谓独醒狂”,则展现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对世俗的不屑,体现了其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