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五首

· 王逢
五纬南行秋气高,大河诸将走儿曹。 投鞍尚得齐熊耳,卷甲何堪弃虎牢。 汧陇马肥青苜蓿,甘梁酒压紫蒲萄。 神州比似仙山固,谁料长风掣巨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纬: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 大河:指黄河。
  • 儿曹:指年轻的一代,这里可能指年轻的将领或士兵。
  • 投鞍:指下马,表示停止战斗或撤退。
  • 熊耳:山名,这里可能指地名,表示仍有坚守之地。
  • 卷甲:指收起兵器,表示撤退或投降。
  • 虎牢:地名,古代著名的战场,这里可能指重要的战略要地。
  • 汧陇:地名,指汧水和陇山一带,这里可能指西北地区。
  • 青苜蓿:一种牧草,这里指战马的饲料。
  • 甘梁:指美酒。
  • 紫蒲萄:指葡萄酒。
  • 神州:指中国。
  • 仙山:比喻坚固不可摧的地方。
  • 长风掣巨鳌:比喻强大的力量或灾难。

翻译

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向南运行,秋天的气息高远,黄河边的将领们和年轻的士兵们正在奔波。即使下马,我们仍能坚守像熊耳山那样的地方,但收起兵器,我们怎能放弃像虎牢关那样重要的战略要地呢?西北地区的战马在肥沃的青苜蓿地上吃草,美酒被葡萄酒压得香醇。神州大地坚固如仙山,谁能想到会有强大的风暴像巨鳌一样撼动它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黄河边战场的景象,通过对比坚守与撤退的抉择,表达了对战略要地的重视和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军事术语,展现了战争的严峻和将领的决心。结尾的比喻则暗示了国家面临的潜在危机,增强了诗的忧国忧民之情。

王逢

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 2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