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 王冕
某水某丘在,杖藜随处行。 穷幽那适兴,岂是未忘情? 契彼渔樵乐,于吾势利轻。 云根老梅树,花发最分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藜:拄着藜木拐杖。杖,此处作动词,意为拄着。藜,一种植物,其茎可做拐杖。
  • 穷幽:深入幽静的地方。穷,尽,深入。
  • :契合,理解。
  • 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从山石中生出,故称山石为云根。

翻译

无论哪条水,哪座山,我都可以拄着藜木拐杖随处行走。 深入幽静之地,难道是为了寻找乐趣吗?难道是我还未忘却尘世的情感吗? 我理解并契合渔夫和樵夫的快乐,对于权势和利益我已看得很轻。 在那山石上的老梅树,花开得最为分明,最为美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王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杖藜随处行”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穷幽那适兴,岂是未忘情?”则透露出诗人对幽静之地的向往,并非简单的寻求乐趣,而是对尘世情感的一种反思和超脱。后两句“契彼渔樵乐,于吾势利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权势利益的轻视。最后,“云根老梅树,花发最分明”以山石上的老梅树花开的美景作结,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清明和高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

王冕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