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推官史彦明碎妖石
君不见杜子美,搜诗益州城西门,所见石笋双高蹲。
欲募壮士掷天外,使人不疑见本根。又不见韩退之,□□□□怜愚民,枯株朽木事为神。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福人。安吉古庙李卫公,有一怪石左庑中。
不知始初孰舁致,矫诬妄诞欺吴侬。诸欲杀人劫盗者,牲酒奠祭骈群凶。
狂魂滞魄诧凭附,乞灵徼福撑虚空。忽值湖州推官史,□如明月清如水。
集众搥之百杂碎,弃置沟渠同粪矢。南方淫祠百且千,焉得一一皆若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搜诗:寻找诗材。
- 益州:古代地名,今四川一带。
- 石笋:形状像笋的石头。
- 高蹲:高高耸立。
- 掷天外:扔到天外,形容极远的地方。
- 本根:事物的根源或基础。
- 枯株朽木:枯萎的树桩和腐朽的木头。
- 事为神:被当作神灵来崇拜。
- 木居士:木头做的神像。
- 福人:给人带来好运的人。
- 舁致:抬来放置。
- 矫诬妄诞:虚假荒诞。
- 欺吴侬:欺骗吴地的人。
- 奠祭:祭祀。
- 骈群凶:聚集成群的恶人。
- 乞灵徼福:求神赐福。
- 撑虚空:空洞无物。
- 搥之:敲打。
- 粪矢:粪便。
- 淫祠:过多的祠堂或神庙。
翻译
你没看到杜甫吗?他在益州城西门寻找诗材,看到了两块高高耸立的石笋。他想要招募壮士把它们扔到天外,让人不再怀疑它们的本源。你又没看到韩愈吗?他可怜那些愚昧的民众,把枯萎的树桩和腐朽的木头当作神灵来崇拜。偶然间,一个木头做的神像被当作了给人带来好运的人。在安吉的古庙里,有一块怪石放在左边的厢房中。不知道是谁最初把它抬来放置的,它的虚假荒诞欺骗了吴地的人。那些想要杀人抢劫的人,用牲畜和酒来祭祀,聚集成群的恶人。他们求神赐福,但实际上空洞无物。直到湖州推官史彦明出现,他像明月一样清澈,像清水一样纯净。他召集众人敲打那块怪石,把它打得粉碎,然后丢弃在沟渠里,就像粪便一样。南方的祠堂和神庙有成百上千,怎么可能每一个都像这样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杜甫和韩愈的典故,讽刺了人们对虚假神灵的盲目崇拜。诗人赞扬了史彦明的清醒和果断,他敢于打破迷信,清除虚假的神像,显示了理性与勇气的力量。诗中对怪石的描述和对史彦明行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真实与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迷信现象的深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