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壑亭

· 王冕
会稽林壑东南胜,结构新亭亦壮哉。 树密不知云出没,山深常听水喧豗。 清幽可许渔樵隐,游赏岂无王谢来? 我欲题诗追李杜,风流不是出群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林壑(hè):山林与涧谷,泛指山水美丽的地方。
  • 会稽:地名,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 结构:这里指建筑。
  • 喧豗(huī):形容水声喧闹。
  • 渔樵:渔夫和樵夫,泛指隐居生活的人。
  • 王谢:指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安,两位都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常用来代指高雅之士。
  • 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
  • 风流:这里指文学艺术上的才华和成就。

翻译

会稽的山林溪谷是东南地区的美景,新建的亭子也显得雄伟壮观。树木茂密,不知云雾在其中出没,山中深处,常能听到水声喧闹。这里清幽的环境适合渔夫和樵夫隐居,游览赏玩难道不会有像王导和谢安这样的高雅之士来访吗?我想要题诗追寻李白和杜甫的足迹,但我的才华并不出众,不足以与他们相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会稽山林的幽美和新亭的壮观,通过对比云雾、山水的自然景象和渔樵、王谢的人文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诗末提到想要题诗追寻李杜,但自谦才华不出众,反映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敬畏和对前贤的敬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受和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