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行送行

· 王冕
庐山根盘几百里,屏风九叠开画图。浮岚吐秀挹南斗,黛色眇眇来青湖。 山西石门翠如刷,山东石镜大如月。三梁倒挂银河疏,六月飞花洒寒雪。 春风锦绣花玲珑,彩云盘结摩霄宫。凉回紫极竹声远,红尘不到金芙蓉。 我昔曾穿谢公屐,散策曾寻谢公迹。微风弄景松桧鸣,微雨弄晴瑶草碧。 重峦叠嶂烟凄迷,剥苔扫碧寻古题。兴阑回首不知处,落花流水孤猿啼。 君作庐山游,揽结庐山秀。拂拭双瞳人,细看莲花漏转首。 白云如雪飞,庐山面目非当时。归来旧事不须问,石田水暖菖蒲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屏风九叠:形容庐山山峰重叠,如同屏风一般。
  • 浮岚:山中的雾气。
  • :舀,这里指山雾似乎可以舀取。
  • 南斗:南方的星宿。
  • 黛色:深青色。
  • 眇眇:远望的样子。
  • 石门:指庐山上的石门涧。
  • 石镜:庐山的一处景观,形似镜子。
  • 三梁:指庐山的三座桥。
  • 倒挂:形容桥的形状。
  • 银河疏:形容瀑布如银河般稀疏。
  • 飞花:指雪花。
  • 洒寒雪:形容六月天仍有雪花飘落。
  • 锦绣花玲珑:形容花朵美丽精致。
  • 摩霄宫:高耸入云的宫殿。
  • 紫极:指天空的最高处。
  • 金芙蓉:指庐山的美景。
  • 谢公屐:古代一种便于行走山路的木屐,此指谢灵运。
  • 散策:漫步。
  • 弄景:玩赏风景。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 重峦叠嶂:形容山峰连绵不断。
  • 剥苔:除去苔藓。
  • 扫碧:清扫青苔。
  • 寻古题:寻找古人题写的诗文。
  • 兴阑:兴致消退。
  • 莲花漏:古代计时器,此指时间的流逝。
  • 石田:指庐山上的田地。
  •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

翻译

庐山山脉绵延数百里,山峰重叠如同展开的九叠屏风,绘出美丽的画卷。山中的雾气似乎可以舀取,向着南方的星宿伸展,深青色的山色远远地映入青湖之中。

山西的石门涧翠绿如刷,山东的石镜大如月亮。三座桥倒挂在山间,瀑布如银河般稀疏,六月天仍有雪花飘落,洒下寒意。

春风吹拂,花朵美丽精致,彩云盘结在高耸入云的宫殿之上。凉风吹过天空最高处,竹声悠远,红尘不染,庐山美景如金芙蓉般纯净。

我曾穿过谢灵运的木屐,漫步寻找他的足迹。微风吹动景物,松桧发出声响,微雨过后,瑶草碧绿。

重峦叠嶂间烟雾凄迷,除去苔藓,清扫青苔,寻找古人题写的诗文。兴致消退后回首,已不知身在何处,只有落花、流水和孤猿的啼声。

你游庐山,揽取庐山的美景。拂拭双眼,细细观赏时间的流逝。

白云如雪飞舞,庐山的面貌已非往昔。归来后,旧事不必再问,庐山上的田地水暖,菖蒲肥美。

赏析

这首作品以庐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气息。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观描写,如“屏风九叠”、“浮岚吐秀”、“黛色眇眇”等,形象地勾勒出了庐山的雄伟与秀美。同时,诗人通过对庐山四季变化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庐山的赞美之情。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