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禹瑞画松图
毕宏韦偃远莫追,画松得名今是谁?
黄岩太守誇绝倒,休宁县令争新奇。
苍髯铁甲风雷动,浮云散尽青天空。
只因曾看读碑图,至今多作营丘梦。
钱塘有道金隐君,风流不让今古人。
文章学古画师古,落笔政似营丘亲。
前年为我画松树,自然自有天真趣。
无人解识栋梁材,冷烟残雨空山暮。
于今颓然老矣夫,隔江不寄平安书。
不得与之倾酒壶,令人看画长嗟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毕宏韦偃:古代著名的画家,擅长画松。
- 黄岩太守:指当时的黄岩地区官员。
- 休宁县令:指休宁地区的官员。
- 苍髯铁甲:形容松树的枝叶像苍老的胡须和坚硬的铁甲。
- 浮云散尽青天空:比喻松树的枝叶展开后,天空显得更加明朗。
- 读碑图:一种古代的绘画题材,通常描绘人们在读碑文的场景。
- 营丘: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画中的场景或意境。
- 钱塘:今杭州,金隐君的居住地。
- 栋梁材:比喻有才能的人或重要的材料。
- 颓然:形容衰老或失意的样子。
翻译
古代的画家毕宏和韦偃已经远去无法追寻,现在谁因画松而闻名呢?黄岩的太守对此赞叹不已,休宁的县令也争相推崇新奇之作。松树的枝叶苍劲有力,如同铁甲般坚硬,风雷之中显得格外生动,当浮云散去,青天显得更加辽阔。只因为我曾看过读碑图,至今仍常常梦见那营丘的景象。钱塘有位金隐君,他的风流不输给古今任何人。他的文章和画作都师法古人,落笔之处与营丘的画风极为相似。前年他为我画了一棵松树,自然流露出天真的趣味。但无人能识这松树是栋梁之材,只能在冷烟残雨的空山暮色中独自矗立。如今我已老态龙钟,隔江也无法收到他的平安信。无法与他共饮一杯酒,只能看着画作长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代画家毕宏韦偃的追忆,以及对黄岩太守和休宁县令对画松的推崇,展现了画松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诗中“苍髯铁甲风雷动,浮云散尽青天空”描绘了松树的雄伟与天空的辽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后文通过对金隐君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艺术传承的尊重和对自然天真之美的欣赏。结尾处的无奈与感慨,则透露出对友情和艺术的无尽怀念与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