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难夫子辨

· 王寂
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 路傍古石人,髣髴类形影。 过客互传疑,是非竟谁请。 会逢田舍翁,荷杖雪垂领。 为问定何如,愚蒙庶几警。 云昔东家丘,历聘入吾境。 偶此值小儿,难诘豪且颖。 丘也不能对,驱车返天井。 邦人思其贤,想像刻顽矿。 始予骇其言,嗔赤发面颈。 夫子圣者欤,日月揭馀炳。 岂闻采樵斧,巧掩运斤郢。 翁徒老于年,此事能不省。 翁闻遽愀然,色厉声亦猛。 辙迹今尚存,事况传已永。 书生多大言,诡辩勿复骋。 信知端木赐,下释东野犷。 正如与蟪蛄,而语春秋景。 小姑嫁彭郎,举世莫能整。 嗟哉吾道穷,生死何不幸。 生而非其时,伐树迹屡屏。 亦尝撩虎须,白刃脱俄顷。 死为万世师,庙貌多土梗。 自非二仲月,门寮终岁静。 山魈与社鬼,香火未尝冷。 此事固不平,此心尝耿耿。 吾生赋拙直,浪许近骨鲠。 与物例多忤,所动坐愆眚。 愤世无奈何,空令气生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并门:指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 太行岭:太行山脉的一部分。
  • 髣髴(fǎng fú):仿佛,似乎。
  • 田舍翁:指乡村中的老者。
  • 东家丘:指孔子的别称,因其字仲尼,丘是其姓。
  • 难诘:难以质问,指难以与之辩论。
  • 天井:指天空,比喻高远不可及。
  • 顽矿:指未经雕琢的石头,比喻顽固不化的人。
  • 嗔赤:因愤怒而面红。
  • 运斤郢:比喻技艺高超,出自《庄子·逍遥游》。
  • 愀然(qiǎo rán):忧愁的样子。
  • 色厉声亦猛:形容态度严厉,声音大。
  • 端木赐:孔子的弟子,善于辩论。
  • 东野犷:指东野的粗野之人。
  • 蟪蛄(huì gū):蝉的一种,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彭郎:指彭祖,传说中的长寿者。
  • 伐树迹屡屏:比喻多次受到排斥或打击。
  • 撩虎须:比喻冒险行事。
  • 土梗:土偶,指无生命的偶像。
  • 山魈(xiāo):传说中的山中妖怪。
  • 社鬼:指土地神。
  • 耿耿:心中不安的样子。
  • 拙直:笨拙而直率。
  • 坐愆眚(qiān shěng):因过失而受罚。
  • (yǐng):因愤怒或忧虑而生的肿块。

翻译

我行走在自并州出发的路上,途经太行山岭。路旁有一尊古老的石人,仿佛与某人的形影相似。过往的旅客互相传疑,不知其真假。我遇到了一位田舍翁,他戴着雪白的帽子,拄着拐杖。我向他询问这石人的来历,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他说,从前东家的孔子游历至此,遇到了一个聪明的小儿,难以与之辩论。孔子无法回答,只好驱车返回天井。当地人民怀念孔子的贤德,便在顽石上刻画了他的形象。我起初对此感到惊讶,面红耳赤。孔子是圣人,其智慧如日月般明亮,岂会被樵夫的斧头所掩盖?老人年岁虽高,但这件事他怎能不明白?老人听后脸色一沉,声音也变得严厉。他说,孔子的车辙至今尚存,这件事已经流传很久了。书生们常说大话,诡辩不要再继续了。确实,端木赐这样的弟子,能够平息东野的粗野。这就像与蝉谈论春秋的景色一样。小姑嫁给了彭祖,这是世人无法改变的。唉,我的道途真是艰难,生与死都不幸。生不逢时,多次受到排斥。也曾冒险行事,险些丧命。死后成为万世的师表,庙宇中却多是土偶。除非是二月的仲春,门庭终年冷清。山魈与社鬼,香火未曾冷却。这些事本就不公平,我心中常感不安。我生性笨拙直率,常与世事相违,因此常受罚。对世事无奈,只能让怒气化作肿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与小儿辩论的传说进行叙述,表达了诗人对孔子智慧的敬仰以及对世事不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运斤郢”、“蟪蛄”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对孔子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对世事的不满和无奈也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王寂

金蓟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进士。世宗大定初,为太原祁县令,调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马副都总管,迁通州刺史,兼知军事。累官中都路转运使。以诗文名。有《拙轩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