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咏骷髅

· 王哲
无事闲行郊野过。见棺函板破。里头白白一骷髅。 独潇洒愁愁。为甚因缘当路卧。往来人诽谤,在生昧昧了真修。 这回却休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棺函:棺材。
  • 骷髅:指人死后骨骼化成的空壳,通常用来象征死亡或无生命的存在。
  • 潇洒:原指自然大方,不拘束,这里形容骷髅的孤独和超然。
  • 愁愁:形容心情沉重,忧愁。
  • 因缘:佛教术语,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 诽谤:说别人的坏话,不公正的批评。
  • 昧昧:不明不白,糊涂。
  • 真修:真正的修行,指追求精神上的提升和净化。
  • 休休:停止,结束。

翻译

无事闲逛经过郊野,看到一具破损的棺材。里面躺着一个白色的骷髅,孤独而超然,却又显得忧愁。

为何它会躺在这条路上,让过往的人们议论纷纷?生前可能糊里糊涂,没有真正修行。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一个在郊野偶然发现的破旧棺材和里面的骷髅,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孤独。诗中的骷髅被赋予了“潇洒”和“愁愁”的情感,既显示了其超然物外的姿态,又透露出深深的忧愁。诗人借此反思人生的意义和真正的修行,暗示了生前可能的迷茫和死后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

王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