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出舍郎

· 王哲
王更哩啰出舍郎。没堤防。无遮碍,过明堂。一颗明珠颠倒衮,瑞中祥。 昆仑上,放霞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更:古代中国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五更即凌晨三点至五点。
  • 出舍郎:指离开家舍的男子,这里可能指修行者或道士。
  • 没堤防:没有障碍,没有限制。
  • 无遮碍:没有阻碍。
  • 过明堂:明堂在古代指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这里可能比喻为通过重要的关卡或境界。
  • 明珠:比喻珍贵的事物或智慧。
  • 颠倒衮:颠倒,翻转;衮,古代的一种礼服,这里可能指明珠在翻滚。
  • 瑞中祥:瑞,吉祥的征兆;祥,吉祥。
  • 昆仑:中国神话中的神山,常与仙境、神仙联系在一起。
  • 放霞光:放出霞光,形容光彩夺目。

翻译

在五更时分,一个男子离开了他的家舍。没有任何障碍和限制,他通过了重要的境界。一颗珍贵的明珠在翻滚,象征着吉祥的征兆。在神话中的昆仑山上,放出了耀眼的霞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修行者在黎明前离开家舍,进入一个新的精神境界的场景。诗中使用了象征和比喻,如“明珠颠倒衮”和“放霞光”,来表达修行者在精神上的提升和达到的境界。整体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体现了道家修行者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的理想。

王哲

金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