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仇仁近有怀见寄十首

· 方回
相从汩没走泥涂,忽又还家半载馀。 把盏何由尝我酒,典钱犹忆借君书。 儿孙十辈娱诗老,梅竹千株护野庐。 东望怀人屡搔首,能来相访定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汩没(gǔ mò):淹没,沉没。
  • 泥涂:泥泞的道路。
  • 还家:回家。
  • 半载馀:半年多。
  • 把盏:举杯。
  • 典钱:典当物品换取的钱。
  • 借君书:借你的书。
  • 娱诗老:使诗老(诗人)快乐。
  • 护野庐:守护田野中的小屋。
  • 搔首:抓头,挠发。形容思虑或焦急的样子。
  • 定何如:究竟会怎样。

翻译

我们曾一起在泥泞的道路上奔波,忽然间我已回家半年多了。 举杯时却无法与你共饮,典当物品换钱时,我还记得曾向你借书。 我的儿孙们十个,他们让作为诗人的我感到快乐, 梅树和竹子千株,守护着我田野中的小屋。 向东望去,我常常怀念远方的友人,屡次抓头思索, 如果你能来访,那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期待。诗中通过回忆与友人共同经历的艰辛岁月,以及家中儿孙和自然环境的宁静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用“把盏”、“典钱”等日常细节,巧妙地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结尾的“东望怀人屡搔首,能来相访定何如”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重逢的渴望和不确定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