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俊甫山长九日登乌聊二首

· 方回
江边危阜俯江皋,去马来牛细若毛。 古道向来元寂寂,俗流何处不滔滔。 漫拈老笔雕空阔,径命芳樽洗郁陶。 天地年年有摇落,悲秋端谢楚人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王俊甫:人名,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官员。
  • 山长:古代对书院讲学者的敬称。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乌聊: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危阜:高耸的山峰。
  • 江皋:江边的高地。
  • 去马来牛:形容事物纷繁,变化无常。
  • :原本,原来。
  • 寂寂: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响。
  • 俗流:世俗之人。
  • 滔滔:形容言论连续不断,也形容水流盛大的样子。
  • 漫拈:随意地拿起。
  • :雕刻,这里指写作。
  • 空阔:空旷开阔。
  • 径命:直接命令,这里指直接用来。
  • 芳樽:美酒。
  • 郁陶:忧思积聚的样子。
  • 摇落:凋残,零落。
  • 端谢:直接表达谢意。
  • 楚人骚:指楚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

翻译

站在江边高耸的山峰俯瞰江边高地,去来的马和牛细小如毛。 古道原本是寂静无声的,世俗之人何处不是言论连绵不绝。 随意地拿起笔来写作,描绘空旷开阔的景象,直接用美酒来洗去心中的忧思积聚。 天地每年都有凋零落寞的时候,我在这里直接表达对楚国文学的敬意,尤其是屈原的《离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江边高山的景象,对比古道的寂静与世俗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诗中“漫拈老笔雕空阔”一句,展现了诗人随意挥洒的创作态度,而“径命芳樽洗郁陶”则透露出诗人用酒来消解心中忧郁的情感。结尾处对楚国文学的致敬,显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