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郝同知

· 方回
仆昔尘忝岁壬戌,甲科为首降为乙。 宰相谓己□□□,□实见怒出私臆。 汉东掌教大洪山,寄名帅幕隶□□。 □陵还鄂舣安陆,燃火高岸夜伐荻。 是时约近一二□,□书有来递铃急。 阃公拆观众太息,郢州新丧二千石。 □□盖代真人豪,养士万数马千疋。 边头失此老□□,□□以致襄阳失。 世事轮云勿叹嗟,郢州诸子吾皆识。 伯仲□□落雕手,舞骑弯弓轰霹雳。 黄金锁甲青油幕,黄卷青灯从此出。 能为横槊建安诗,不减修禊永和笔。 难弟兄中屈指三,漳州半刺今第一。 黄閤紫枢乌台官,有求可以唾手得。 邂逅一閒二十年,髭雪鬓霜慵不摘。 我老我穷甚于公,公独枉驾顾此客。 既觞我酒俎豆之,又廑珠玉□□什。 一别千门换桃符,梅初未白柳遄碧。 人生有若鸿□□,衔芦一枝食数粒。 往来去就无定所,寒避江湖暖沙碛。 此心与彼独不同,睡里有情梦相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尘忝 (chén tiǎn):谦辞,表示自己不配担任某职务或地位。
  • 壬戌 (rén xū):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甲科 (jiǎ kē):古代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等级。
  • 宰相 (zǎi xiàng):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总理。
  • 私臆 (sī yì):个人的主观臆断。
  • 掌教 (zhǎng jiào):主持教育或宗教事务。
  • 帅幕 (shuài mù):军中的指挥帐篷。
  • 伐荻 (fá dí):砍伐芦苇。
  • 阃公 (kǔn gōng):对将军的尊称。
  • 二千石 (èr qiān dàn):古代官职的俸禄等级,这里指高级官员。
  • 盖代 (gài dài):当代。
  • 真人豪 (zhēn rén háo):真正的英雄豪杰。
  • 养士 (yǎng shì):培养人才。
  • 横槊 (héng shuò):横持长矛,这里指武艺高强。
  • 建安诗 (jiàn ān shī):指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诗歌。
  • 修禊 (xiū xì):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
  • 永和笔 (yǒng hé bǐ):指书法,永和是东晋时期的一个年号。
  • 半刺 (bàn cì):半官方的身份。
  • 黄閤紫枢 (huáng gé zǐ shū):指高级官职的服饰。
  • 乌台官 (wū tái guān):指御史台的官员,负责监察。
  • 唾手得 (tuò shǒu dé):形容事情容易做到。
  • 髭雪鬓霜 (zī xuě bìn shuāng):形容年老。
  • 俎豆 (zǔ dòu):古代祭祀用的器具,这里指宴席。
  • 珠玉 (zhū yù):珍贵的宝石,这里指珍贵的礼物。
  • 换桃符 (huàn táo fú):指过年时更换门神画。
  • 梅初未白 (méi chū wèi bái):梅花刚开始开放,还未完全变白。
  • 柳遄碧 (liǔ chuán bì):柳树迅速变绿。
  • 衔芦 (xián lú):指鸟类衔着芦苇。
  • 沙碛 (shā qì):沙漠。

翻译

我曾在壬戌年不配地担任了职务,从甲科降为乙科。宰相认为我不称职,实际上是出于个人的主观臆断。在汉东主持教育事务,寄名于军中的指挥帐篷。从陵还鄂,停泊在安陆,夜晚在河岸上砍伐芦苇。当时大约有一两封书信急速传来。将军拆开信件,叹息不已,郢州新近失去了高级官员。当代的英雄豪杰,培养了成千上万的人才和马匹。边疆失去了这位老英雄,导致了襄阳的失守。世事如云,不必叹息,郢州的诸位我都有所了解。兄弟中屈指可数,武艺高强,舞动弯弓如同霹雳。穿着高级官职的服饰,从黄卷青灯中走出。能写出建安时期的诗歌,书法不亚于永和时期的笔法。兄弟中屈指可数,漳州半官方的身份现在是第一。黄閤紫枢的乌台官,有求必应,唾手可得。偶然间闲散了二十年,白发苍苍,懒得摘除。我老了,我穷了,但公却屈尊来访我这位客人。不仅请我喝酒,还送我珍贵的礼物。一别之后,千门万户更换了门神画,梅花刚开始开放,柳树迅速变绿。人生就像鸟儿衔着芦苇,吃几粒食物。来去无定,寒冷时避开江湖,温暖时前往沙漠。我的心与他们不同,睡梦中仍有情感,梦中相忆。

赏析

这首诗是方回在元代写给郝同知的送别诗。诗中,方回回顾了自己的仕途起伏,表达了对郝同知的敬重和不舍。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横槊建安诗”、“修禊永和笔”,展现了方回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方回对自己晚年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送别诗中的佳作。

方回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节操无可言者,为世所讥,然善论诗文,论诗主江西派,为江西诗派殿军(参见《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