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抄化孤魂经纸

杳杳穷魂,冥冥长夜,沉沉莫辨年龄。全无知识,何处问亲情。一自飘零浩散,空愁苦、宁得超升。同垂救,巡门拜覆,乞纸复抄经。 明公宜省察,慈悲愿广,福利咸增。感三天诸圣。悉副微诚。火翳翻为莲沼,恩光射、枯骨回灵。皆遭遇,永除愆过,悉得悟圆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杳杳(yǎo yǎo):形容深远、昏暗。
  • 冥冥:形容深邃、昏暗。
  • 沉沉:形容深沉、沉重。
  • 超升:指灵魂得到提升,超越苦难。
  • 巡门拜覆:四处拜访,表达敬意。
  • 火翳:指地狱中的火焰。
  • 莲沼:莲花池,象征清净之地。
  • 恩光射:恩惠的光芒照射。
  • 枯骨回灵:指死者复活,灵魂回归。
  • 愆过:过失、罪过。
  • 圆明:圆满、明澈。

翻译

在那深邃无边的黑暗中,灵魂迷失在无尽的长夜,岁月深沉,无法辨别年龄。完全失去了知识和意识,又该向何处寻求亲情的慰藉?自从那灵魂飘散无踪,便只剩下无尽的愁苦,如何能够得到解脱和提升?因此,我四处拜访,表达敬意,乞求纸张来抄写经文,以救赎这些灵魂。

明公啊,请你审视这一切,愿你慈悲为怀,广施恩泽,使福利得以增加。感谢天上的诸位圣者,他们都满足了我的微小诚心。地狱的火焰翻转为清净的莲花池,恩惠的光芒照射下来,使枯骨得以复活,灵魂回归。所有这些遭遇,都使我们永远消除了过失和罪过,全都得以领悟圆满和明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灵魂在深邃黑暗中的迷失与苦难,以及通过抄经和慈悲愿力寻求救赎的过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杳杳穷魂”、“冥冥长夜”等,营造出一种沉重而神秘的氛围。通过对比火翳与莲沼、枯骨与回灵,表达了从苦难到解脱的转变。整首诗充满了对慈悲与救赎的渴望,以及对灵魂超升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宗教情怀和人文关怀。

王处一

金宁海东牟(今山东乳山)人,道士,字玉阳,号全阳子,一说号华阳子。从王重阳学道,修真于昆崳山烟霞洞。人称“跌脚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见。元世祖时赠玉阳体元广度真人。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