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 于二翁染疾求教

青山渌水,独我为生计。百病总消除,一性圆明不讳。丹成果满,都会玉虚坛,观自在,乐逍遥,别有神仙位。 公还猛悟,万事俱抛弃。细细数前程,速速超离浊世。结成仙眷,积累大功深,通妙理,脱凡笼,永永无倾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蓦山溪:词牌名,又名“上阳春”。
  • 于二翁: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王处一:元代诗人,生平不详。
  • 生计:生活的方式或手段。
  • 一性圆明:指心性纯净无瑕,智慧圆满。
  • 不讳:不隐瞒,直言不讳。
  • 丹成果满:修炼内丹成功,达到圆满境界。
  • 玉虚坛:道教中的圣地,象征修炼的高境界。
  • 观自在:指自在观察,心无挂碍。
  • 仙眷:指修炼成仙的伴侣或群体。
  • 妙理:深奥的道理。
  • 凡笼:比喻世俗的束缚。

翻译

在青山绿水之间,只有我独自为生活而努力。所有的疾病都被彻底消除,我的心性纯净无瑕,智慧圆满,毫不隐瞒。修炼内丹成功,达到了圆满境界,我在玉虚坛这个道教圣地中,自在观察,心无挂碍,享受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仿佛置身于神仙的行列。

于二翁突然领悟,将一切世俗之事全部抛弃。他仔细回顾自己的前程,迅速超脱出这个浑浊的世界。他结成了修炼成仙的伴侣或群体,积累了深厚的功德,领悟了深奥的道理,摆脱了世俗的束缚,永远不再受到世俗的侵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人在青山绿水间修炼成仙的过程,通过对比世俗与仙境,表达了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词中运用了许多道教修炼的术语,如“一性圆明”、“丹成果满”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喜悦。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王处一

金宁海东牟(今山东乳山)人,道士,字玉阳,号全阳子,一说号华阳子。从王重阳学道,修真于昆崳山烟霞洞。人称“跌脚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见。元世祖时赠玉阳体元广度真人。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