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会寺

四围葱翠列奇峰,碧瓦朱甍护象龙。 殿角风过铃自语,山腰云起洞长封。 泉清似镜耳堪洗,路曲如肠步莫从。 驿马倦人归道远,欲公禅榻寄尘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葱翠:青翠茂盛。
  • 列奇峰:排列着奇特的山峰。
  • 碧瓦朱甍:绿色的瓦片和红色的屋脊,形容建筑华丽。
  • 护象龙:守护着象征吉祥的龙。
  • 铃自语:铃声仿佛自己在说话。
  • 洞长封:山洞长久封闭。
  • 泉清似镜:泉水清澈如镜。
  • 耳堪洗:形容泉水声清脆,仿佛可以洗净耳朵。
  • 步莫从:脚步难以跟随,形容路曲折难行。
  • 驿马:古代传递文书的马。
  • 禅榻:禅师的床榻,指禅室。
  • 寄尘踪:寄托尘世的踪迹,指暂时停留。

翻译

四周是青翠茂盛的山峰,排列着奇特的形状,华丽的建筑覆盖着绿色的瓦片和红色的屋脊,守护着象征吉祥的龙。风吹过殿角,铃声仿佛自己在说话;山腰上云雾缭绕,山洞长久封闭。泉水清澈如镜,声音清脆,仿佛可以洗净耳朵;道路曲折如肠,脚步难以跟随。驿马疲惫,人归路远,我想要在禅师的床榻上暂时停留,寄托尘世的踪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寺景象,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禅意生活的向往。诗中“葱翠列奇峰”、“碧瓦朱甍”等词句,展现了山寺的壮丽与庄严;“泉清似镜”、“路曲如肠”则巧妙地以物喻情,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结尾的“驿马倦人归道远,欲公禅榻寄尘踪”更是深化了诗人对尘世的疲惫和对禅境的渴望,体现了元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宁静的审美情趣。

王都中

元福宁人,字元俞,自号本斋。世祖时以父荫,年十七即特授少中大夫、平江路总管府治中。僚吏以其年少而易之。殆都中遇事剖析中肯入理,皆不敢欺。后历仕四十余年,多有善政。累官至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有诗集。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