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为仲方东园赋

· 王恽
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 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游缰:紫色的马缰绳,这里指代骑马游玩。
  • 草堂:指简朴的居所,常用来形容隐居或文人的居所。
  • 锦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这里比喻美好的音乐或事物。
  • 瓦盆浊酒:指用瓦盆盛装的普通酒,象征朴素的生活。
  • 醉淋浪:形容醉酒后的放纵状态。
  • 竹轩:竹子搭建的小亭子。
  • 漆园家世:指庄子曾任漆园吏,这里用来比喻有学问的家庭背景。
  • 王谢风流:指王导和谢安,两位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这里用来形容家族的文化底蕴。
  • 培取桂枝芳:比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 平章:评论,评说。

翻译

在野外饮酒,感到不如意,便急忙催促着骑马回家。谁知道回到草堂深处,清雅的赏玩兴致反而更浓。梦中听到佳人弹奏锦瑟,眼前是瓦盆中的浊酒,衣袖间满是醉后的放纵。歌声结束后,竹轩中已是夜晚,风轻月明,水波清凉。

为了东园,种上梅花和竹子,足够带来清香。不需要再栽种桃李,让花下留住春光。人们说这是漆园家世,王谢的风流还未远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读书虽然贫穷,但也是好的,这句话值得细细评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野外饮酒的不如意与草堂深处的清雅赏玩,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生活的热爱。诗中“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朴素生活的满足。结尾处提到“读书贫亦好”,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即使物质贫乏,只要有学问和文化,生活依然充实和美好。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