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王恽
北平移镇入咸秦。说睿眷,更情亲。下手见经纶。道好个、中原老臣。 万屯晓日,一鞭农事,泾水画中春。陆海尽藏珍。似只欠、封侯富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常引:词牌名,又名“太清引”“腊前梅”等。
  • 王恽:元代文学家、政治家。
  • 北平:古地名,今北京一带。
  • 移镇:指官员调动职务。
  • 咸秦:指咸阳,秦朝的都城,今陕西咸阳。
  • 睿眷:皇帝的眷顾。
  • 情亲:情感亲近。
  • 经纶:原指整理过的蚕丝,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
  •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古时多指中国中心地带。
  • 老臣:年老的臣子,常指有经验、有才能的官员。
  • 万屯:形容村庄众多。
  • 泾水:黄河支流,流经陕西。
  • 陆海:指陆地和海洋,比喻物产丰富。
  • 藏珍:收藏珍宝。
  • 封侯:封为诸侯,古代对功臣的一种封赏。
  • 富民:使人民富裕。

翻译

王恽被从北平调任至咸阳,皇帝对他格外眷顾,情感更加亲近。他展现出了治理国家的能力,真是一位好样的中原老臣。

清晨,万村在朝阳的照耀下,他骑马巡视农事,泾水边的春光如画。这片土地物产丰富,珍宝无数,似乎只差让人民富裕起来,封侯赏赐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恽从北平调任至咸阳的情景,表达了他受到皇帝的重视和信任。词中通过“万屯晓日,一鞭农事,泾水画中春”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咸阳的春日美景和繁忙的农事活动,体现了王恽治理地方的才能和对民生的关怀。结尾的“似只欠、封侯富民”则透露出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和对国家富强的向往。整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恽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王恽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