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后怨至元十八年岁辛巳冬十月按事顺德晨起灯下读沈下贤文集偶赋此或云郑即子春也
洛桥晓月光朦胧,彼姝娇啼桥水东。郑生早发与之遇,挈去媵御甘长终。
雾绡烟縠已惝恍,《九歌》《招魂》皆楚风。一朝谪满与郑诀,云是蛟娣非凡庸。
岳阳楼高花映红,满筵歌舞鲛人宫。海风吹散歘不见,倚云望入湘江空。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中后怨:诗题,意指湘水之中的哀怨后续。
- 至元十八年岁辛巳:元朝至元十八年,即公元1281年。
- 按事顺德:按照事情的顺序,顺从德行。
- 晨起灯下读沈下贤文集:早晨起床后在灯下阅读沈下贤的文集。
- 偶赋此:偶然写下这首诗。
- 或云郑即子春也:有人说郑生就是子春。
- 洛桥:洛阳的桥。
- 彼姝娇啼:那位美丽的女子哭泣。
- 挈去媵御:带着女子离开,媵御指随嫁的女子。
- 甘长终:甘愿长久地相伴。
- 雾绡烟縠:形容女子衣裳轻薄如雾,縠(hú)是细薄的纱。
- 惝恍:模糊不清。
- 《九歌》《招魂》:楚辞中的两篇,代表楚地的文学风格。
- 谪满:贬谪期满。
- 与郑诀:与郑生诀别。
- 云是蛟娣非凡庸:自称是蛟龙的妹妹,不是凡人。
- 岳阳楼高花映红:岳阳楼高耸,楼下的花儿映红。
- 满筵歌舞鲛人宫:宴席上歌舞升平,仿佛在鲛人的宫殿中。
- 海风吹散歘不见:海风一吹,突然间不见了。
- 倚云望入湘江空:倚着云彩,望向湘江,只见一片空旷。
翻译
在至元十八年冬十月的早晨,我在灯下阅读沈下贤的文集,偶然写下了这首诗。有人说郑生就是子春。
洛阳桥上,晨光中的月光朦胧,那位美丽的女子在桥东哭泣。郑生早早地遇到了她,带着她离开了,甘愿与她长久相伴。
她的衣裳轻薄如雾,她的故事仿佛楚辞中的《九歌》和《招魂》。有一天,她的贬谪期满,与郑生诀别,自称是蛟龙的妹妹,不是凡人。
岳阳楼高耸,楼下的花儿映红,宴席上歌舞升平,仿佛在鲛人的宫殿中。海风一吹,她突然间不见了,郑生倚着云彩,望向湘江,只见一片空旷。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通过洛桥、岳阳楼等地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诗中女子的身份和命运转折,以及与郑生的情感纠葛,都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复杂性。王恽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美丽又哀愁的世界,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恽
元卫州汲县人,字仲谋。世祖中统元年为左丞姚枢征,为详议官。至京师,上书论时政,擢中书省详定官。累迁为中书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钱谷,擢材能,议典礼,考制度,为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台,首拜监察御史。后出为河南、河北、山东、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见世祖于柳林宫,上万言书,极陈时政,授翰林学士。成宗即位,加通议大夫,知制诰,参与修国史,奉旨纂修《世祖实录》。恽师从元好问,好学善为文,也能诗词。有《秋涧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
王恽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初冬邀同林少宗伯林少司成吉祥寺探梅 》 —— [ 明 ] 李孙宸
- 《 壬寅十月再会同年陈戚畹宅 》 —— [ 明 ] 黄廷用
- 《 初冬北远山村 》 —— [ 清 ] 弘历
- 《 初冬过诃林寺净隐禅房 》 —— [ 明 ] 梁绍裘
- 《 淡水南北各有八景且多牵强足成者庚午1870十月修厅志成综为全淡八景各系七律一首 》 —— [ 清 ] 杨浚
- 《 初冬晨起作四声诗平声 》 —— [ 宋 ] 刘攽
- 《 初冬夜同李伯承过碧云寺 》 —— [ 明 ] 谢榛
- 《 建中四年十月感事 》 —— [ 唐 ] 严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