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本忠北上

· 王冕
天台有奇观,方广石梁悬断岸。青天倒泻瀑布寒,五百大士皆顽汉。 道人一出初无心,手翻贝叶开珠林。十载湖山玩清淡,白云流水松风琴。 金策飞来镜湖月,大禹山前看禹穴。玉麈横挥檐葡香,石台花雨如飞雪。 千山奇怪总笔底,妙语写出山骨髓。岩泉一勺不足留,梦魂飞渡鱼龙海。 皇州三月花柳辉,江南此时茶笋肥。君行已随心所向,不嫌杜宇啼春归。 玉堂故人知我有,问信向君应合手。为言百事不能为,旧时黑须今白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东部。
  • 方广石梁:指天台山上的石桥。
  • 断岸:陡峭的岸边。
  • 五百大士:指佛教中的五百罗汉。
  • 顽汉:顽固不化的人。
  • 贝叶:指佛经,因古代印度佛经多写在贝多罗树叶上。
  • 珠林:指佛寺。
  • 金策:指金色的策杖,象征高僧或道士。
  • 镜湖:湖名,在浙江绍兴。
  • 大禹山:山名,与大禹有关。
  • 禹穴:传说中大禹的墓穴。
  • 玉麈:指玉制的麈尾,古代文士用以拂尘。
  • 檐葡:即栀子花,香气浓郁。
  • 石台:指山上的平台。
  • 花雨:形容花瓣飘落的景象。
  • 山骨髓:比喻山的精髓。
  • 岩泉:山中的泉水。
  • 梦魂:梦中的灵魂。
  • 鱼龙海:比喻变化莫测的世事。
  • 皇州:指京城。
  • 杜宇:即杜鹃鸟,其啼声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结束。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官的高级机构。
  • 合手:合掌,表示敬意。

翻译

天台山有奇异的景观,方广的石桥悬挂在陡峭的岸边。青天倒映着寒冷的瀑布,五百罗汉都是顽固不化的人。 道人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心思,只是随手翻开佛经,开启了佛寺的大门。十年来在湖山间欣赏清淡的风光,白云、流水、松风和琴声相伴。 金色的策杖飞来镜湖的月光下,大禹山前观看大禹的墓穴。玉制的麈尾横挥,栀子花香四溢,石台上的花瓣如飞雪般飘落。 千山的奇特景色尽在笔下,妙语连珠地描绘出山的精髓。山中的泉水虽美却不值得留恋,梦中的灵魂飞越过变化莫测的世事之海。 京城的三月花柳灿烂,而江南此时正是茶笋肥美。你的行程已随心所欲,不介意杜鹃鸟啼叫春天的离去。 翰林院的老朋友知道我有,向你问好应该合掌表示敬意。告诉你我百事无成,昔日的黑发如今已变成白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奇观和道人的超然生活,通过对比天台山的自然美景和道人的清修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佛教元素,如“天台”、“石梁”、“瀑布”、“贝叶”、“珠林”等,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后半部分转向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随心所欲生活的羡慕,以及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