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夏迪双松图

· 王冕
我昔曾上五老峰,白云尽处看青松。 中有两树如飞龙,正与夏迪画者同。 夏迪画松得松趣,个个乃是廊庙具。 贞固不特凌雪霜,偃蹇犹能吐烟雾。 苍髯猎猎如有声,铁甲半掩苔花青。 六月七月炎火生,对此似觉形神清。 丈人兀坐诚有道,岂比商山采芝皓。 有琴有琴不须弹,而今世上知音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老峰:山名,位于江西省庐山,以山势险峻、景色秀丽著称。
  • 廊庙具:比喻松树的挺拔,如同庙宇中的柱子,具有庄严的气质。
  • 贞固:坚定不移,指松树的坚韧。
  • 偃蹇:形容松树枝干曲折,姿态优美。
  • 苍髯:指松树的树皮,形容其苍老而有生气。
  • 铁甲:比喻松树的树皮坚硬如铁。
  • 兀坐:独自端坐。
  • 商山采芝皓:商山四皓,指秦末汉初的四位隐士,他们隐居商山,采药为生,后被汉高祖刘邦召见,不愿出仕,以保持清高。

翻译

我曾经登上五老峰,在白云的尽头观赏青松。 其中有两棵树如同飞龙,正与夏迪所画的松树相同。 夏迪画松,能捕捉到松树的神韵,每棵松树都像是庙宇中的庄严柱子。 它们坚定不移,不仅能够抵御雪霜,还能优美地吐出烟雾。 松树的树皮苍老而有生气,仿佛能发出声音,树皮坚硬如铁,半掩在青苔之中。 在六月七月的炎热中,面对这些松树,只觉得形神清爽。 夏迪端坐作画,确实有道,岂能比拟商山采药的隐士。 他有琴,有琴却不需要弹奏,因为当今世上知音太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登上五老峰观赏青松的经历,并通过对比夏迪的画作,赞美了松树的坚韧与优美。诗中,“贞固不特凌雪霜,偃蹇犹能吐烟雾”一句,既表现了松树的坚韧,又赋予了它们灵动的生命力。结尾处,作者借夏迪的画作和琴音,抒发了对知音难寻的感慨,表达了对艺术和人生深刻理解与追求。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