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鹆谣

· 王冕
鸲鹆入树腹,雎鸠乱关关。 妖氛扇幽邃,幻惑成至欢。 漫漫恣宵旰,终永期无患。 凄雨苦何其,余花惨无颜。 风俗陡衰毁,教化委荆菅。 君子致远虑,隐忧增忾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鸲鹆(qú yù):八哥鸟。
  • 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常被用来象征爱情。
  • 关关:鸟鸣声。
  • 妖氛:不祥的气氛。
  • 幽邃:深邃,深远。
  • 幻惑:迷惑,欺骗。
  • 宵旰(xiāo gàn):宵夜和早晨,指从早到晚。
  • 凄雨:寒冷的雨。
  • 教化:教育和感化。
  • 荆菅(jīng jiān):荆棘和菅草,比喻粗野或困苦的境地。
  • 忾叹(kài tàn):叹息。

翻译

八哥鸟钻入树腹,雎鸠鸟儿乱鸣叫。 不祥之气弥漫深远,幻象迷惑人心至极欢。 漫漫长夜恣意度过,终日期待无忧无患。 寒冷的雨多么苦涩,残余的花朵黯然失色。 风俗突然衰败毁坏,教育和感化沦为荆棘。 君子有深远的忧虑,隐藏的忧愁增加叹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鸲鹆和雎鸠的行为,以及妖氛、幻惑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衰败、教化沦丧的深切忧虑。诗中“凄雨”和“余花”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凄凉来象征社会的衰败。结尾处“君子致远虑,隐忧增忾叹”则直接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展现了其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