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七首

· 王冕
出门无侣杖藜轻,溪上梅花相笑迎。 独鹤远从天际下,老夫如在画中行。 千峰日出流云气,万壑松鸣杂水声。 巾袂不知苍翠重,看山直过越王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同伴。
  • 杖藜:拄着藜杖。藜,一种植物,可制作成拐杖。
  • 独鹤:孤独的鹤。
  • 天际:天边。
  • 老夫:诗人自称。
  • 千峰:形容山峰众多。
  • 流云气:云雾缭绕。
  • 万壑:形容山谷深广。
  • 松鸣:松涛声。
  • 杂水声:与水声交织。
  • 巾袂:衣袖。
  • 苍翠:深绿色,指山色。
  • 越王城:地名,指越国的都城。

翻译

出门没有同伴,我独自拄着轻巧的藜杖,溪边的梅花似乎在向我微笑迎接。一只孤独的鹤从天边飞来,而我,仿佛在画中行走。

日出时分,千山万峰间云雾缭绕,无数山谷中松涛声与水声交织。我的衣袖并未感受到山色的沉重,我只是悠然地观赏着山景,一路走过越王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出游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独鹤远从天际下”与“老夫如在画中行”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壮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