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殿画水仙鸲鹆图
玉宇琼楼天窅窅,春融紫禁烟花绕。龙光摇动五色云,忽觉青蒲生野草。
河图埋没龙马藏,上林桑谷一夜长。丹穴岂是无凤凰?鸲鹆乃来天子堂。
春秋笔削以为异,未必宣和知此意。长白山下风萧萧,吹暗沙尘塞天地。
宫中仙子罗衣垂,露倾金盏愁欲悲。绿烟不开花梦冷,此时颜色非曩时。
转首桑田变沧海,景物凄凉画图在。江南江北不相知,展卷令人空感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宇琼楼:指天宫或仙境中的楼阁,形容建筑的华丽。
- 天窅窅:形容天空深远。
- 春融紫禁:春天使紫禁城(皇宫)的气氛变得温暖。
- 龙光:指祥瑞的光芒。
- 五色云:五彩缤纷的云彩,常用来象征吉祥。
- 青蒲: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可能指野草。
- 河图:古代传说中的神秘图案,象征天命。
- 龙马: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 上林:皇家园林。
- 桑谷:桑树和谷物,这里指农作物。
- 丹穴:传说中凤凰的栖息地。
- 鸲鹆:八哥,一种鸟。
- 春秋笔削:指《春秋》这部书的编纂方式,即简洁而含蓄。
- 宣和:宋徽宗的年号,这里指宋徽宗。
- 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的山脉。
- 风萧萧:形容风声。
- 沙尘:沙子和尘土。
- 宫中仙子:指宫中的美女。
- 罗衣:轻薄华丽的衣服。
- 露倾金盏:露水滴落在金杯中,形容景象的凄美。
- 绿烟:绿色的烟雾,形容景色的朦胧。
- 曩时:从前,往昔。
- 桑田变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景物凄凉:景色显得悲伤和荒凉。
- 画图:指画作。
- 江南江北:指中国南方和北方。
翻译
在玉宇琼楼的天空深处,春意融融地温暖了紫禁城,花团锦簇环绕。祥瑞的光芒摇曳着五彩云,忽然间青蒲在野草中生长。 河图的秘密被埋没,龙马也隐匿不见,一夜之间上林的桑谷迅速生长。难道丹穴中没有凤凰吗?八哥却来到了天子的殿堂。 《春秋》的编纂简洁而含蓄,未必宣和能理解其中的深意。长白山下风声萧萧,沙尘遮天蔽日。 宫中的仙子穿着轻薄的罗衣,露水滴落在金杯中,愁绪满怀,悲伤不已。绿色的烟雾中花梦冷清,此时的容颜已非往昔。 转眼间,桑田变成了沧海,景物凄凉,但画作依旧。江南与江北互不相知,展开画卷,让人空自感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天宫、紫禁城、祥瑞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宏大而神秘的画面。诗中“玉宇琼楼”、“春融紫禁”等词句,描绘了天宫的华丽与紫禁城的春意,而“龙光摇动五色云”则增添了神秘与吉祥的氛围。后文通过对比“河图埋没”与“上林桑谷一夜长”,以及“丹穴岂是无凤凰?鸲鹆乃来天子堂”,表达了世事无常与变迁的主题。结尾处的“桑田变沧海”与“景物凄凉画图在”则深化了这种变迁带来的凄凉与感慨。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