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歌为宋太守赋

· 王冕
南州六月旱土赤,炎官火伞行虚空。田畴圻裂河海涸,万物如在红炉中。 桔槔不用计已梏,农民踏踏愁岁凶。蓬莱太守民父母,下顾赤子心忡忡。 罄竭精神扣天府,话语直与天神通。须臾唤起龙井龙,大澍三日苏罢癃。 百姓唤作太守雨,东皋西陌皆冲融。禾苗徙觉充秀实,野草亦解回颜容。 吾儒能效束皙赋,喜见屋底山云浓。邻家父老走相报,门前大水如奔洪。 妖氛积秽俱洗尽,此是太守造化功。太守正与造化同,百姓拍手歌年丰。 歌年丰,太守德泽垂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旱土赤:土地因干旱而呈现红色。
  • 炎官火伞:比喻炎热的天气,如同火神撑开的伞。
  • 行虚空:在空中运行。
  • 田畴圻裂:田地干裂。
  • 河海涸:河流和湖泊干涸。
  • 红炉:比喻极热的环境。
  • 桔槔:古代提水工具。
  • :束缚,这里指无法使用。
  • 踏踏: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 岁凶:年成不好。
  • 蓬莱太守:指地方官。
  • 赤子:指百姓。
  •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 罄竭精神:竭尽全力。
  • 扣天府:向天祈求。
  • 龙井龙:指能降雨的龙。
  • 大澍:大雨。
  • 苏罢癃:使疲惫的人恢复活力。
  • 冲融:充满和谐。
  • 徙觉:突然感觉到。
  • 回颜容:恢复生机。
  • 束皙赋:古代文学作品。
  • 山云浓:山间云雾浓厚,预示降雨。
  • 奔洪:奔腾的洪水。
  • 妖氛积秽:邪恶和不洁之气。
  • 造化功:自然的恩赐。
  • 歌年丰:歌颂丰收之年。
  • 德泽垂无穷:恩德长久流传。

翻译

南方地区六月天旱,土地因干旱而呈现红色,炎热的天气如同火神撑开的伞在空中运行。田地干裂,河流和湖泊干涸,万物仿佛在极热的环境中煎熬。提水工具无法使用,农民焦急不安,担忧年成不好。蓬莱的太守,视民如子,心中忧虑不安。他竭尽全力向天祈求,话语直通天神。不久,他唤起了能降雨的龙,大雨连降三日,使疲惫的人恢复活力。百姓称之为太守雨,东皋西陌都充满了和谐。禾苗突然感觉到充实和成熟,野草也恢复了生机。我们儒者能效仿古代文学作品,喜见屋底山间云雾浓厚,预示降雨。邻家父老奔走相告,门前大水如奔腾的洪水。邪恶和不洁之气被洗尽,这是太守的自然恩赐。太守与自然同在,百姓拍手歌颂丰收之年。歌颂丰收之年,太守的恩德将长久流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方地区遭受严重旱灾的情景,以及太守为民祈雨、最终带来丰收的感人故事。通过对比旱灾的惨状和降雨后的生机盎然,诗人赞美了太守的仁德和为民造福的精神。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表达了百姓对太守的深深感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为诗人,画家。他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诗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视权贵。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存世画迹有《三君子图》、《墨梅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1]在小学课文《少年王冕》里写到,他总是把好的留给母亲,由此看出他也是一个孝子。后来王冕为躲避朝廷征聘,隐居会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